动态
达美乐中国推迟港股IPO:考虑现行市况,不会影响公司业务
后资料集,从12月13日开始向全球发售1135万股股份,每股发售价在46港元至50港元之间。美银证券为独家保荐人、独家整体协调人。后资料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达势股份的门店数量增加了1.7倍至508家,其中约56%的门店位于北京与上海。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达势股份在中国大陆13个城市直营562家门店。
此番IPO,也是为规模扩张获取“燃料”。达势股份拟使用募集资金在2022年和2023年、2024年分别开设120家、180家与73家新店。
但达势股份与依靠直营和加盟迅速扩张的竞争对手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百胜中国增长18.6%至9.09亿元,北京及上海市场贡献了超六成收入。
尽管门店数量与收入均迅速增长,达势股份在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达势股份分别录得净亏损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以及9547.5万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68亿元、1.99亿元、1.43亿元以及6886.6万元,三年半时间已累计“烧”掉超5.8亿元。
其中,2021年达势股份净亏损4.71亿元中,有2.01亿元为可换股优先普通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计入的亏损。
主打直营、外送的达美乐,人力成本也居高不下。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达势股份门店层面的薪金开支分别约为2.48亿元、3.16亿元、4.63亿元以及2.6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29.6%、28.6%、28.7%及28.9%。达势股份也预计,未来整体员工薪酬开支会随着其扩大门店网络而上涨。
达势股份指出,其计划通过提高收益同时降低成本及开支,来提高集团层面的基本盈利能力。但达势股份也坦言,预计至少未来三年将继续录得亏损。
餐饮连锁专家文志宏认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似乎一直不温不火,根本上是在品牌传播上“显得过于低调了”,在比萨市场存在感不强。
“以直营方式开了几百家店,但算起总账来讲还是亏损的,说明门店业绩的情况不是那么理想,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品牌传播不够,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还是不够。”文志宏指出,西式比萨在中国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过去这些年外卖也是一个热点,“但是似乎达美乐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
文志宏进一步指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全球最大的外卖披萨品牌”,“但很可惜,达美乐中国似乎没有太打好这张牌。”而从外卖系统来看,达美乐中国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达美乐中国需要重新思考经营中国市场,重新制定在中国市场的系统性打法。”文志宏说。
此次达势股份推迟上市,则将原因指向市场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泰国际针对卫龙IPO的研报中就表示,2022年受疫情、通胀、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情绪悲观,港股食品饮料估值普遍走低,近期虽然板块估值有所修复,但仍处于相对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