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分析|产油国联盟的超预期减产拉高油价,压力来到美国这边
称,由于美国政府上周否决了近期收储战略油储的传言,令沙特感到不满。美沙之间再生嫌隙,且两国对于油价所持的态度截然相反,美国致力于降低油价稳定经济,而沙特则希望推高油价提高收入。此外,受益于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产油国及石油企业在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均刷新高,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产油国再次加大减产幅度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原油市场的心理提振作用也很大。从需求上来说,随着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由此带来的对于经济复苏及原油需求回暖的预期日益高涨。“由此将令原油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从而推升油价走高。如果不出其他意外情况的话,可以说当前的原油价格在年内处于低位水平,后期还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并不排除冲击90美元/桶的可能。”
相比于去年10月面对类似情形时的震怒,这一次,美国对于主要产油国扩大减产的姿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减产行动引发市场“地震”之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对外媒表示,美国周日在产油国官宣减产之前已收到通知,拜登政府告诉沙特官员,不同意后者突然削减石油产量的决定。“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目前减产是不明智的。”柯比说。当被问及减产与美国推迟补库的关联时,他表示甚至不得而知沙特等国为什么做此决定,“我们不知道。而且我不会尝试去猜测。”他同时称,“我们并不总是同意沙特所做或所说的一切,他们也一样,但这并不能消除我们之间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事实。”
晚些时候,美国财长耶伦指责OPEC+减产是“非建设性行为”,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并使抗击通胀变得复杂化。
值得注意的是,产油国扩大减产开始执行的时间恰逢美国进一步释放26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及美国夏季驾驶季节开始之前。
动用战略储备石油,是拜登政府为数不多的可以快速实施的油市干预选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是其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美国能源保障政策的基石之一。由美国联邦政府拥有的紧急石油储备,存放于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四个基地的地下盐穴中。
但在去年春季开始的史上最大规模释储计划执行之后,当前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已降至近40年来最低,进一步释储对冲减产的空间很小。再加上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奉行“清洁能源”执政理念,美国页岩油企业缺乏扩产能增产动机,国内增产乏力。
有观点认为,从OPEC+立场来说,正是瞄准了美国原油产量恢复缓慢、美国战略原油储备处于历史最低位、俄罗斯供给减少加剧全球供应不足的综合背景,目前是一个主动出击、维护价格的有利机会窗口。
其中,在增加供应方面,无论是美国页岩油增产还是OPEC增产,拜登都曾尝试推动,未能成功;抑制需求方面,美联储加息的效果显著,但可能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成本极高,减少出口的选项也很难成行;战略储备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余量有限。
紫金天风期货能化团队认为,美国受到俄乌冲突引爆的高油价所带来的高通胀压力,在去年初结束QE转而开始加息,主要重点在于对抗高通胀,进而通过抛储、尝试与沙特和伊朗对话寻求增产等方式来压低油价;而OPEC的角度来看,坐享其成高油价带来的丰厚回报进一步增加了组织内部挺油价的团结凝聚力。综合考量,在当下节点,双方的博弈OPEC更为占优。
该机构认为,美国可能以反OPEC法案、制裁本轮自愿减产的OPEC成员国等行为予以反制,但效力有限。采取限制产量这个思路的制裁行为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因为当前的基本面和美国所拥有的补充供应的能力并不允许。5月3日的美联储会议可能是一个关键节点,美联储是否选择继续加息及加息幅度可能成为市场判断后续情形的重要参考。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超预期原油减产对后续欧美通胀及通胀预期将产生负面影响。鲍威尔在2022年3月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时曾表示,原油价格每涨10美元/桶,就可能提振通胀0.2个百分点。低失业率背景下,美国通胀下行速度较为缓慢,韧性特征明显;若原油价格持续走高至一定水位,将提升二次通胀预期以及通胀“脱锚”风险。OPEC+原油减产增加了宏观面的不确定性,不过对美国通胀来说,其他影响因素也在变化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