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全面独立经营管理!淘宝天猫集团将怎么调整?有什么意义?
随着客服、技术、人力、财务等原阿里巴巴集团中台团队整体或部分划入,淘宝天猫集团具备人财事完整独立建制,实现淘宝天猫商业集团的全面独立经营管理。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将产业运营中心拆分为三个行业发展部。但从上述官宣信息来看,这次调整并非简单将吹雪此前负责的部门分拆,而是整个淘宝天猫内部调整。也有媒体指出,淘宝天猫的三个行业发展部,不再冠以淘宝、天猫的名字,相比之前两大品牌各自独立、行业合并运营的做法,这次调整相当于让两大品牌更独立运营。
据悉,在阿里形成1+6+N架构之前,阿里电商最核心的淘宝和天猫两大业务在2022年宣布后台实现全面融合,当时阿里在坚持淘宝、天猫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设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平台策略中心、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而在去年这次调整之前,淘宝和天猫两个业务虽共用淘宝这一个App,但是有两套不同的平台机制。淘宝以中小商家和多元化长尾供给为主,天猫则以服务品牌商家为主。
对于阿里形成1+6+N架构,是否意味着淘宝天猫商业集团要独立面对外部的商业环境,洪勇告诉
关于阿里形成1+6+N架构后,淘宝天猫商业集团的运营主体具体为哪家公司,是否有变化?截至澎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淘宝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69121万美元,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1474万美元,法定代表人均为戴珊,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杨光。另据天眼查显示,淘宝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均由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
阿里曾表示,组织调整后,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但在3月30日的阿里巴巴电话会上,阿里首席财务官徐宏在回应哪个业务板块会先独立上市时又指出,在所有的业务板块和业务公司里,除了现在淘宝天猫商业集团之外,其他所有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都会形成可独立融资和分拆,包括寻找独立上市主体,阿里认为整个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未来所有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当他们都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主体后,我们会准备好一个上一个。在它们上市后,会进一步评估他们对整个阿里集团的重要性,来决定是不是保持控制,还是可以放弃控制。”徐宏说。
2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至2477.56亿元,市场预期2451.83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6%至520.48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499.32亿元,同比增长12%,均好于市场预期。非公认会计准则下,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收益为19.26元,摊薄每股收益为2.41元,均同比增长14%。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季度,淘特、淘菜菜、饿了么、盒马等业务实现了亏损同比显著收窄,优酷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但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录得单位数下降。
阿里在财报中解释,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录得单位数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减少、竞争持续,以及因新冠疫情导致12月供应链和物流受到影响。GMV下降主要由于服饰品类需求疲软所致,部分被保健品、宠物护理和生鲜产品的加速增长,以及消费电子品类的降幅收窄所抵消。
截至去年12月31日,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