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5.9%,电力消费数据折射哪些信号
1-3月,26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工业和制造业当月用电量增速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建材行业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
单看3月份,28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省份依次为:西藏、广西、甘肃、吉林、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和上海。
1-3月份,有16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宁夏、青海、甘肃、西藏、内蒙古、广西、云南、海南、山西、河北、吉林、新疆、陕西、四川、河南和黑龙江。
中电联数据显示,1-3月,全国工业用电量136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4.2%。3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5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3%。
1-3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01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月份的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达到7.4%,制造业日均用电量124.4亿千瓦时/天,比上年同期增加9.5亿千瓦时/天,比上月增加5.3亿千瓦时/天。
其中,3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20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8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其他制造业行业用电量4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四大高载能行业中,建材行业用电量3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7%。
中电联此前预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9.15万亿千瓦时,全年增速在6%左右,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正常气候情况下,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为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近1亿千瓦。
4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回应关于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的提问时称,预计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据研判,今年我国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
为此,国家能源局将按照“适度超前、留有裕度”原则,督促各类电源迎峰度夏前投产发挥保供作用。其中,支撑性电源不少于1700万千瓦。持续优化区域主网架结构,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汛前继续密切监测云南、贵州等地的来水情况及供需形势,充分考虑汛期来水的不确定性,提早准备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确保电煤充足供应,重点保障电煤供应的量、质和价。督促发电企业强化生产运行和设备的运维管理,坚决服从调度指令,确保发电机组顶得上、发得出、稳得住。督促地方引导社会支持、理解、参与需求侧响应,进一步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有效消解高峰时段压力,督促地方进一步优化有序用电方案并精准细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