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再现基金清算,千亿中银基金“保壳”操作治标不治本
时间:2024-09-11 12:05 阅读:
网发现,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收益惨淡,排名较同类基金中靠后。且每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都有大变化,让人难以摸清其投资思路。
网发现,该基金每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都有大变化——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基金持仓市值居前的证券依次为胜宏科技、华虹公司、新易盛、寒武纪-U、歌尔股份。2024年一季度,其持仓市值居前的证券是迪哲医药、科达利、掌阅科技、泽璟制药和佰维存储。而2023年4季度,其持仓市值居前的证券还是昱能科技、精测电子、卓胜微、石头科技和锦浪科技。各季度持仓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网统计,截至2024年9月10日,中银基金旗下276只产品中,有97只基金沦为“迷你基”,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占比约为35%。按照规则,这些产品一定程度上都面临被清盘的风险。
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中银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包括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中银远见成长混合、中银鑫利混合、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中银珍利混合、中银数字经济混合、中银颐利混合、中银永利半年定开债等公告修改清盘条件。
对比修改前后的条款,修改前基金触及清盘的条件则自动清算,而修改后基金触及清盘条件,要上报解决方案,并经过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的审议。这样来看相当于延长了基金的运作时间,也给已经触及清盘条件的基金提供了“保壳”的可能。
当然,市场普遍认知是,修改基金产品的合同条款可以作为“缓兵之计”,根本解决方案还需做好产品管理,提升产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