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全年分红近200亿,中信银行行长芦苇首秀:资产逼近10万亿!非息收入立功

时间:2025-03-28 10:39 阅读:

  “2025年银行净息差仍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中信银行将一以贯之强化稳息差,有信心保持息差的优势。”3月27日,中信银行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下降等因素都将对息差形成收窄压力。尽管去年存款利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预计2025年负债成本下降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

  芦苇进一步表示,中信银行有信心继续保持息差的优势。“下一阶段,我们将以一以贯之强化稳息差,进一步改善ROE水平,提升投资者回报,在利率低位运行、价格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将坚持当前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资产端和负债端持续双向发力,以结构为王的主要路径实现稳息差。”

  个人消费贷不良率大增,零售风险可控

  零售业务一直是中信银行近年来的转型发展方向。

  “如果零售不强,一流银行就无从谈起。”方合英在业绩会上强调。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客户数为1.45亿户,同比增长6.21%。零售管理资产余额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

  收入方面,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18.21亿元,同比下降2.08%,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0.85%;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03.28亿元,同比下降14.02%,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2.68%,同比下降9.51%。

  方合英表示,无论从体量和质量上看,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状况还是不错的,但零售业务利润从去年开始出现下降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主要是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导致。“如果抛开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这个因素,应该说整体经营状况是亮眼的。”方合英称。

  日前,瑞银发布的研报认为,国家促进消费的专项措施表明,相关部门对国内消费的支持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期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促进消费的组合拳,预计将有助于加快银行零售贷款的增长和提升资产质量。

  瑞银分析认为,零售业务敞口较大的银行将从中受益,特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这些银行依赖稳定的零售贷款业务,以提高盈利能力。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善,零售银行的贷款需求有望持续上升。

  “我相信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出来以后,对整个的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的资产增长基本面会有很大的改善。”方合英表示。

  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4.85亿元,同比增长2.60%;不良贷款率1.16%,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43%,同比上升1.8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2.14%,较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51%,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当前经济仍处于恢复期,受居民收入水平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出现一定波动。

  对于零售信贷风险,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在业绩会上表示,该行零售风险整体可控并稳重向好。胡罡介绍,该行已在2019年开始收紧信用卡准入、2021年对按揭抵押类贷款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还在零售风险体系和能力上下工夫,并对零售全方位业务管控,如停止高风险的业务,加强客户准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