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错位发展、品牌升级,北京南城多个新商业体入市激活消费力

时间:2025-07-08 16:44 阅读:

  2025年,北京预计有26个商业体新项目亮相。包括目前已经亮相的海淀区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体“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中海商管目前最高层级的产品“中海大吉巷”。与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一路之隔的超级商业娱乐综合体“湾里”也有望在年内开业。新京报目前,很多商业综合体都从单纯购物向体验式转型,打破传统商业空间边界,这种“去购物化”的转型如何与零售业态协同盈利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朱洁敏认为,“人”“货”“场”是商业零售的三大核心。英格卡购物中心每年都会发布,并定期进行顾客体验调研、数据分析,希望能深入了解社区变化、了解消费者需求。在“场”的打造方面,朱洁敏说,根据相关数据,55%的消费者是因为目标品牌到访购物中心的。“这一洞察促使我们在业态组合调整,特别是首店、旗舰店、概念店和新业态的引进 上下足功夫。在品牌引入、组合、落位时,我们会充分考虑品牌与荟聚客群的契合度,与其他品牌的协同效应等。”根据大兴区商务局公布的信息,北京荟聚引入了SALOMON、B&C黄油与面包、失重餐厅等北京南城首店,以及来菜、趁热集合等北京首店,持续激活消费模式与场景。同时,北京荟聚不断丰富商户业态矩阵,近500个国内外品牌包揽衣食住行各方面消费需求。

  朱洁敏告诉新京报,英格卡购物中心与传统的商业地产开发不同,会更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通过持续的租户组合升级,定期推出创新主题活动,为消费者打造“常来常新”的沉浸式消费场景,也能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现阶段,我们会专注于对现有购物中心焕新升级,同时也以开放的视角,与宜家家居一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项目。我们也会不定期对荟聚进行焕新升级,比如,对北京、武汉和昆明荟聚原有功能性单一的户外广场进行改造,在保留原有绿地比例的基础上打造富有趣味的户外互动空间。除此之外,还将计划对无锡荟聚升级改造。”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认为,业态结构的生命周期如何与现代消费需求匹配,已经成为当前实体商业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当以往零售为主的商业业态开始被休闲、娱乐体验取代,体验型项目逐渐开始具备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看到,一批契合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的项目开始涌入。企业抓住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的契机,提供体验型、品质化服务内容,并同时注重性价比,就会有机会取得良好增长。”

  新京报 王萍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