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红杉资本沈南鹏再减持美团,要撤退?

时间:2021-09-09 17:37 阅读:

  9月8日晚间,港交所披露易公布的文件显示,9月2日,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对于美团(的持股比例从6.71%下降至5.8%,所持美团股份下降了0.91个百分点。此次股权变动之后,沈南鹏持有美团的股份数量为3.17亿股,其中,沈南鹏所控制的法团持有3.02亿股,实益拥有人持有0.15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所披露文件中并未显示成交价格。文件显示,此次股份变动所涉及的股票是B类股票。沈南鹏此次的持股下降,并不是直接减持,而是将这些股票转让给了红杉的有限合伙人来持有。而这已经不是红杉第一次将所持部分股权转让给有限合伙人。

  资料显示,红杉资本在2010年就成为美团的A轮投资人,也是A轮唯一的投资人。根据美团招股书显示,红杉资本2010年9月投资美团,每股成本0.00882美元,即使在红杉资本进入美团的第四轮融资成本也仅为每股6.32美元。

  沈南鹏作为红杉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同时也是美团非执行董事,其一举一动必然受到市场极大关注。根据Wind数据,自2019年以来,沈南鹏曾多次减持美团,虽然其中不乏增持的案例,但总体来看,减持数量远远高于增持份额。

  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沈南鹏曾大手笔减持,期间共套现近3亿港元。在2020年7月21日,沈南鹏以每股均价197.72港元的价格减持71.29万股,套现1.41亿港元。另外,在2021年4月27日以每股均价300.39港元减持47.57万股,套现1.43亿港元。

  股价表现方面,美团股价在2020年3月触及阶段低点后强势拉升,在今年2月18日创下460港元(前复权)的历史最高价,期间涨幅近500%。不过随着监管政策趋严,美团自年初以来持续下跌,半年时间股价腰斩。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港股的科技互联网板块逐渐回暖,美团近期股价触底反弹,近半个月累计涨幅高达30%。股价企稳回升背后少不了南下资金的助力。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收盘,美团获南下资金连续4天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达16.6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3.86亿)。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反垄断调查工作还在进行。此次调查始于今年4月底。彼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美团8月30日发布的公告称,截至本报告日期,相关调查仍在进行,公司积极配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查。公司于现阶段无法预测相关调查的情况或结果,公司可能会被要求改变其商业惯例及/或被处以高额罚款。

  虽然美团业绩处于亏损状况,并且仍面临反垄断调查,但大部分机构对美团仍然比较乐观。纵观美团财报公布后的机构研报,机构均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最高给到413港元。截至9月8日收盘,美团股价报收261港元/股。

  另外,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与美团管理层举行了投资者会议,公司继今年第二季度业绩稳健后,最新分享了其在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中的最新业务展望,美团管理层指将优先考虑稳健增长,并继续为其用户和商家提供社会价值。

  大摩引述美团管理层指有潜在领域可提高变现率,第一是下调用户补贴率(目前为3.5%,未来有进一步降低1.5-2%的空间);第二是广告变现提高0.5%;第三是采用分层定价机制将导致整体订单结构发生变化(更多长途/特殊时间配送订单),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混合配送服务费用更高。关于补贴削减,该公司表示,未来一至两年将优先考虑增长而不是盈利能力,因此大幅下降可能会在两年后出现。大摩维持对美团“增持”评级及目标价300港元。

  国盛证券指出,公司本质是聚合消费者及商家全方面需求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巨大市场空间下,当前外卖业务对用户需求渗透仍低、变现潜力大,到店及酒旅业务作为盈利及现金流主要来源,增长动力足。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55.6 亿元/2791.0 亿元/3636.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25 亿元/-18.63 亿元/216.79 亿元,EPS 分别为-2.12元/股、-0.30 元/股,3.54 元/股。对应2023 年给予分部估值,对应目标价282.28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华泰证券认为,美团在中国本地消费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定。首先,外卖业务维持高用户粘性;其次,本地生活服务有效地帮助商家提升运营效率;再次,新业务部署帮助美团扩大电商业务的可触达市场和用户规模。然而,考虑到新冠疫情复发和河南极端天气对业务造成的短期干扰,以及美团积极保障骑手社保开支的可能举措,该行将目标价下调至304.9港币,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