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造车新势力频频毁约应届生

时间:2022-06-04 09:46 阅读:

  据爆料,广州一位大四生去年通过校招获得了小鹏汽车发放的offer,随后与该公司签署了就业协议。但今年5月,公司招聘人员称因为业务调整不能提供就业岗位,将按照就业协议赔偿违约金5000元。据悉,被毁约的学生超过20名。

  2021年“金九银十”招聘旺季,小米汽车大手笔从各家车企挖人的热度还没有消退,小鹏汽车策划的“探索者计划”2022届校招发布会就以微综艺的形式刷屏。彼时小鹏汽车HR介绍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开放、创新的办公环境,小鹏汽车和诸多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在广州总部建了一个滑梯,从三楼滑到一楼只需要几秒。

  那时几家“顶流”造车新势力比拼的还有待遇。小鹏汽车给出的应届生税前工资在1.2万至1.6万元之间,13薪起步,最高15薪;蔚来汽车年终奖则在2~5万元之间,且包括入职的应届生在内,全员持股。

  而就在5月13日,小鹏还在官方招聘发文回顾“春季校园行”。而被理想汽车毁约的一位应届生称,在去年的校园招聘会上,理想汽车的HR告诉他们,这是理想汽车第一年校招,会认真培养每一位成功应聘的同学。没想到,好好培养的第一课,就是接受来自社会的毒打。

  理想汽车2018年时员工还只有1593人,2020年底为4181人,2021年底则升至11901人,三年间增长了近十倍。截至2021年底,小鹏汽车员工数量超过1.39万人,2020年底这一数字还是5084人。

  人员增加带来的成本攀升惊人。理想汽车财报显示,2021年职工薪酬总计34.8亿元,同比提升237%,人均薪酬成本超29万元。小鹏汽车销量和营收暴增但也止不住的亏损。从2018年到2021年,小鹏经营亏损分别为17亿元、37.8亿元、42.9亿元和65.8亿元。

  从传统汽车企业跳槽到造车新势力企业、见过多次“抢人大战”和“调整优化”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有风险意识,如果只有扩张“野心”,没有社会责任“良心”,就可能会对新造车企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口碑造成极大的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