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医药电商中场狭路 连亏28亿的叮当健康杠上阿里京东
时表示,叮当健康的模式是否能持续的关键点,是对其盈利能力的预期。从过往数据来看,由于自建线下药房、物流系统以及高企的营销费用,叮当健康成本的增长远超其收入的增长。实际上,这种模式的成功需要时间布局卡位,使叮当健康成长为足以抗衡互联网大厂的规模体量,才能够发挥其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实现盈利的可持续性。
“另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过去药品零售渠道相对是自然销量的渠道,但是在零售市场进入高速发展之际,人才的培养跟不上需求。如何特定培养符合零售的人才,需要时间、体系、多方推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分析师强调。
叮当健康二次闯关IPO终于成功,也被认为与当下医药O2O高速发展密不可分。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监管的严格性,零售药店的起步较整个零售行业晚,医药O2O领域也是如此。在其它零售行业O2O的发展基础上,零售药店O2O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送药平台大部分以低频告终。2014年前后,有不少平台开始布局医药O2O业务。其中主要代表有快方送药、药快好、药给力、叮当快药等。在这个阶段,药店对O2O的认知不够,导致送药对药店服务难以把控,配送不及时,难以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同时,消费者网上购药的心智仍处于市场培育的初期,加上物流体系并不发达,送药时间成本较高,导致这些使用频率较低。而且受政策的约束,处方药不能在网上销售,因此线上销售的品类也受到限制。最终,许多送药平台无法支撑而暂停或消失,留下来的代表平台是叮当快药。
第二个阶段,互联网平台O2O模式跑通,以高频带动中低频,各方积极参与,覆盖的城市和药店不断增加。互联网基因较强的泉源堂正式进军O2O业务,包括美团、阿里健康、饿了么等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参与,O2O覆盖的城市和药店不断增加,消费者的心智不断强化,零售药店O2O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期。
第三阶段,疫情促使更多的药店加入O2O,消费者心智强化,工业企业介入。新冠疫情暴发后,药店到店人流减少,医疗机构就医不便,无法开具处方,零售药店O2O购药的优势则明显体现,发展进入了爆发增长期。第三方平台提供更多便捷性的工具,让更多的药店上线O成为可能。消费者心智不断强化,工业企业也介入O2O对产品进行推广、给药店引流等。如美团加大与线下药店合作,不仅推出了扶持24小时药店的“小黄灯计划”,还推出“腾飞计划”,通过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鼓励更多线下药店入驻平台。第三方平台在进行零售药店和消费者双重教育的同时,利用强大的LBS系统和庞大的配送团队,不断提升医药服务能力。
据米内网发布的《中国零售药店O2O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约有20万家药店加入O2O,占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的1/3;预计到2030年零售药店O2O的规模占实体药店整体市场的份额将升至19.2%,市场规模将达1444亿元,如果线上医保全面开放,份额将升至32.1%。
此外,在数字化大潮下,全渠道布局成为众多零售药店的共识,较早布局O2O的上市企业,近两年O2O的销售额增长翻倍。米内网认为,零售药店O2O主要以药品为主,与网上药店的品类结构差异较大,预计2030年零售药店O2O药品规模将追平或赶超B2C网上药店药品规模。另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达7950亿元,其中,网上药店首破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