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年内60家房企发行1587亿元中票,融资环境出现积极信号
龙湖集团向《证券日报》回应称:“中债增的二次发行仍在沟通中,以公司公告为准。”
在业内看来,在销售回款缓慢、偿债小高峰将再度来临的行业格局中,如果第二轮“增信中票”顺利发行,对部分房企补充流动性以及恢复行业信心均有积极作用。“说明鼓励发债融资的政策具有持续性,监管对此仍然持支持态度。”刘水如是称。
对此,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毕然也向《证券日报》
从发行规模上看,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6家民营房企发行共78亿元的“增信中票”。“中债增为民企提供信保工具及全额不可撤销担保后,债券的到期偿付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因此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刘水表示,就当前房企发债的难点而言,仍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企业偿债能力。
对此,毕然补充道,投资者主要关注发债主体的信用资质评级,一般来说,超过AA级的偿债能力较强,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起到保护作用。
一方面,临近年末,进入还债高峰期,房企融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上一个年末与下一个年初,一般也是项目交付期,房企需保证经营和完成交付的资金,资金量需求较大。
“合理补充融资,可对来年资金需求进行储备,避免年初融资挤兑。”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向《证券日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融资环境整体偏紧,但正如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房企发行中期票据规模同比大涨52%,且也由去年同期的58家增至今年的60家。
“这意味着房企发行中期票据的政策已经放松,当前发行难度还是在于市场认可度。投资人对央企、国企的认可度高,因此这类企业的中期票据发行量达到八成以上。”刘水表示,不过也有其他融资渠道可以尝试,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贷款仍为房企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当前国有大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已经重开窗口,房企可以抓住机会及时补充资金。
那么,接下来的融资环境将如何?肖云祥称,从市场上来看,风险仍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要看发行主体的销售能力如何。即使有的民营房企没有出险,但是其销售能力若跟不上,也不会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金融机构依然要看公司基本面、公司性质等。
“当前销售市场仍待修复,预期经营回款规模和盈利空间有限,且‘三道红线’的限制尚未明确放松,房企不会贸然扩大融资。”刘水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融资仍将在低位但稳定的区间内运行。
不过,在坚持“房住不炒”和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多部门曾表态,支持房地产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房企有序开展融资。“预计市场融资环境出现改善。”毕然表示,但从市场销售数据可以看到,销售端处于磨底阶段,复苏方向是明确的,但过程或是缓慢且充满波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