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湘财股份+大智慧=负负得正?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十年并购博弈,在角色反转中迈入新阶段。
这是继2015年大智慧收购湘财股份旗下湘财证券未果后,双方时隔十年的又一次绑定尝试。
十年间,未能拿下湘财股份的大智慧,手握流量却错失转型机遇,陷入增长瓶颈;而湘财股份同样未成功借力互联网,在券商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
实际上,在政策鼓励叠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以“湘财股份+大智慧”“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为代表的多起券商并购重组案例今年以来不断涌现。
3月16日晚间,湘财股份公告称与大智慧签署了,湘财股份拟通过向大智慧全体A 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同时拟发行 A 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这并不是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首次“联姻”操作。
时间回溯至2014年下半年,彼时,发展如日中天的大智慧拟发行13.56亿股、支付现金2.98亿元的方式收购湘财证券100%股权,标的资产湘财证券85亿元。2015年4月,资产重组事项已经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不过,2015年大智慧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6年3月,大智慧宣布对湘财证券的并购重组终止。
2020年,剧情发生反转。湘财证券成功借壳哈高科上市,哈高科更名为湘财股份。同年,湘财股份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湖集团持有的2.98亿股大智慧股权,成为大智慧的第二大股东。
而今,时隔十年之后,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再度筹划联手。根据公告,双方同意就本次重组的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等安排进行沟通、论证、协商后,在正式签署的交易协议中进行约定。
此外,本次重组及正式交易文件尚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这意味着能否顺利合并仍存在一定变数。
然而仅隔三个月,减持计划却变为吸收合并。对于这一行为,市场质疑这一操作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股价”之嫌。
公开资料显示,湘财股份成立于1994年,并于199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作为传统券商,湘财股份既未像东方财富般激进拥抱互联网,又缺乏头部机构的资源禀赋,最终在“牌照依赖”与“流量焦虑”的双重夹击下逐渐边缘化。
大智慧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2011年挂牌上交所,以软件终端为载体和互联网为为投资者提供金融数据与分析,但手握流量却错失转型机遇的大智慧,也同样陷入增长瓶颈。
对于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此次合并,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的导向下,充满想象空间。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湘财股份具有互联网基因,与大智慧合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湘财股份财富管理板块的竞争力。2025年1月大智慧月活数超过1000万,合并后湘财股份可进一步通过大智慧实现用户引流,提高交易转化率,以互联网赋能金融提高公司财富管理板块竞争力。
据披露,湘财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49亿元,同比下降16.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93%。
大智慧经营状况更加糟糕。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大智慧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下降5.42%;归母净利润亏损2.01亿元。
与此同时,根据大智慧的2024年业绩预告,大智慧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到2.25亿元,依然没有走出经营困境。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湘财股份总资产405.85亿元,位于A股上市券商的46位。合并大智慧后总资产规模425.65亿元,仍低于排在45位的哈投股份。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了“到2035年,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并购重组,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日前,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换股合并已实施完成,新公司名称定为“国泰海通证券”,这是新“国九条”后首例大型头部券商并购重组,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
2月19日,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子公司国盛证券获批,不仅标志着国盛证券通过母公司吸收合并实现曲线上市。同时也代表了券商合并重组领域迎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即上市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
同月,中央汇金接手财政部持有的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等AMC系券商股权,汇金系券商扩至8家。分析人士指出,汇金系券商的股权调整有望推动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
除此之外,“浙商证券+国都证券”“西部证券+国融证券”“平安证券+方正证券”“太平洋证券+华创证券”“国信证券+万和证券”等并购案例持续推进。
从行业背景来看,当下,国内券商数量较多,业务模式、服务内容乃至市场定位趋同,马太效应愈发凸显,部分券商陷入经营困境。以上市券商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26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超五成。
马太效应下的生存压力倒逼中小券商寻求突围路径,并购重组成为一剂“良药”。
眼下,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十年之约”,其合并结果虽尚不明朗,但无疑已成为券商行业“供给侧改革”浪潮中的一个缩影,未来券商行业“头部+特色”的清晰格局,正从预期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