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60天账期,真能做到还是空头支票?

时间:2025-06-12 20:27 阅读:

  商业表示,当前车企降本主要依赖谈判压价,而非通过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或技术创新来实现。

  商业查阅近两年财报发现,2024年主流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扩张已成普遍现象,17家车企只有上汽出现负增长,其余全部正增长,北汽蓝谷、赛力斯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同比增长超120%、零跑汽车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同比增长超90%。

  商业通过统计180余家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2024年应收账款及票据规模发现,近8成企业该项数据呈增长态势,有18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及票据规模增速超50%,零部件企业应收账款及票据规模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数据分别为2411.2亿元、2817.8亿元、3276.7亿元,每年以超15%的增速扩张。

  商业,央国企融资成本低、渠道广、额度大,率先响应政策、承担社会责任是应有之义,也带动了民企的跟进。

  但他同时指出,在执行上来说,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一些企业如果立即执行短账期,需预备上百亿流动资金,目前的现金流结构根本无力承担。所以大概率会有企业基于自身的经营情况,‘顽固’的按以前的规则办事,或者想办法在当前的制度下进行一些‘创新’来规避账期的问题,比如要求供应商承担本应由车企支付的研发、测试、开发成本等等。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管后续进展如何,条例的另一个作用不可忽视,即对车企真实财务状况的摸底。”

  他认为,汽车行业核心问题是产能过剩,如果出海和内需没达到去产能的目标,行业未来势必面临着出清的问题,但汽车行业由于产业链长度和广度远非普通行业可比,出清向来非常困难。

  “这次的政策虽然不能解决出清的问题,却提供了一面‘照妖镜’,能轻松执行短账期的企业,通常手握充沛现金流,而那些坚持超长账期的企业,则无异于主动亮起了财务红灯。市场更透明之后,供应链企业可以‘用脚投票’,自然完成企业分级,让产业链的集体选择裁决竞争者的去留,是降低出清过程次生灾害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