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快讯

光伏组件厂集体停产?真相其实是这样

时间:2022-07-05 20:15 阅读:

  在行业内流传。传言称,多家光伏组件厂将在6月底至7月初这几天里减产或停产。

  在第一财经

  东方日升营销中心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

  另一组件厂内部人员向第一财经

  “目前我们仍然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但是如果上游价格再这样涨下去,不排除7月份排产有所调整的可能性,后续可能进一步下调开工率。”该组件厂内部人员表示。

  7月4日,组件企业星帅尔在投资者平台上回复称:“上游硅片的涨价,在短期内对公司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财经

  实际上,现在最让组件厂商们感到“两难”的是,在上游调价对成本端持续施压的背景下,组件端“是否跟涨”以及“应该涨多少”,终端需求能够接受。

  一直以来,光伏组件厂作为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低的中下游企业,在应对上游价格暴涨导致的成本上涨时最为“受伤”。

  某头部组件厂的销售高管告诉第一财经

  “在应对措施上,涨价情况还是会出现的。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就算价格涨上去也是‘有价无市’,所以还是得看一看再决定后续要怎么样做调整。”该销售高管称。

  目前,组件端的价格已有小幅上扬的“苗头”。据行业智库Solarzoom数据,随着上周以来硅片及片的提价,组件厂商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剧。国内组件价格相应略微上调,主流价格到了1.91元/瓦-1.98元/瓦的区间。

  “据测算,1.95元/瓦几乎是国内下游投资企业能承受的价格极限。” 智汇光伏分析称,当组件价格高于1.95元/瓦时,国内光伏组件招标量明显下降。即使片进一步涨价,组件企业也很难将价格向下游传导。

  而上游成本的激增,除了影响到中游组件厂的利润和排产情况之外,还将继续向下传导至终端光伏电站的装机市场。

  “今年国内的装机量应该是比较弱,下游对上游的高价格无法接受。”某组件厂商告诉第一财经

  “截至目前,终端接受度仍然低迷。接下来的7月和8月,国内需求和项目的拉动预计将因为高昂的价格受到限制。”中信建投分析称,虽然组件厂家已经对7月价格报价有些微调整,但是终端需求和接受度还需要等待供应链上游价格来定,7月份的开工情况有可能出现变化。

  进一步来看,分布式电站和集中式地面电站对高组件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

  2021年,在国内组件价格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速仍然较高。两种光伏电站装机需求差异的背后是收益率的情况不同。据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