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快讯

中芯国际为什么不能买入(国家为什么不收购中芯国际)

时间:2022-11-25 04:29 阅读:

  中芯国际宣布退出美股,这对中国研发芯片有什么意义?

  2019年5月24日晚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突然对外发布公告称,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申请自愿将其美国预托证券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并撤销该等美国预托证券股份和相关普通股的注册。在退市消息中也有“补白”:将保留美国场外交易市场。

  中芯国际对外宣布自愿申请从纽交所退市的原因有二个:第一,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国际,2004年3月1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当年的3月18日亦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从两市的市值看,港股的总市值远大于美股,而且在中芯国际在纽交所的交易量也相当有限。第二,既要在纽交所上市,又要在香港上市,两边上市每年花费的成本较高,从成本上看,退市可以节省资金用于研发。

  对于中芯国际申请自愿从纽交所退市,官方给出的解释是ADR成交量小,维持成本高,所以退到了OTC市场。但在贸易战升级到科技战的敏感时刻,此时退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可能另有缘由。目前,中国芯片产业目前还比较依赖他人,特别是在代工方面,非常依赖台积电,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很多大手机厂商都是依靠台积电来进行代工,中芯国际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目前仍然落后于占了全球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台积电。

  芯片,就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它分为几十个大类,上千个小类。制造一块小小的芯片,涉及50多个学科、数千道工序,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目前制造环节,正是中国“卡脖子”最明显的领域。此前,台积电优先照顾苹果订单,将16nmFF+工艺产能用于生产iPhone6s采用的A9处理器而使得华为海思的麒麟950延迟上市。

  芯片行业是一个人才、资金重大消耗行业,很多企业无力独自承担,由于其投资巨大、周期长、风险大,一般社会资本也不愿意投资,所以一直以来,中国半导体行业仍然受制于人。

  中芯国际为什么要在美股退市回归A股?

  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长期不受待见,因为相比较于其他芯片厂商,中芯国际技术含量略低,中芯国际也表示,其在美股的存托凭证所占其全球交易量非常小,还要在美国设立办公室,而港股中芯国际也有上市的股票。两处相权,从纽交所退市,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如今是从主板到场外,相当于创业板到新三板,中芯表示暂时不会赎回这些股票,股东继续在美国新三板持有这些股票,这样对于公司成本不高。然后集中力量打理港股上市部分股票,或者扩大港股这边发行的股本。总之,无论是中芯国际自己表达,还是理性投资者观察,这都和贸易摩擦没什么关系。

  有数据表明,过去一个月,中芯国际纽交所日均成交量18万股,日换手率0.02%,而港股日均有3100万股,日换手率0.6%。虽然日成交金额差距不大,但是活跃度并不相同,由于长期不被看好,如今中芯国际的股价大约是上市时候的1/3。中芯国际毛利率大约是台积电的一半,研发级别上面也差了一截。

  不过要恭喜中芯国际在最近终于获得了EUV光刻机,这个机器是去年年中订购的,但是遗憾的是中途一场火灾烧掉了前面那台。众所周知光刻机来自于ASML,荷兰企业,但ASML的股东是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如今最新的机器是EUV光刻机,当然有货先供应股东,之后在满足其他厂商,全世界需求强劲,订单排满,不过能交付中芯国际也已经很不错。

  EUV光刻机,采用波长为13.4nm 的紫外线NM以下的芯片成为可能。但是光有光刻机不行,还需要技术,如今三星大约在努力攻克3NM芯片,台积电在试产5NM,7NM芯片就是大家现在在用的大多数手机芯片,大部分来自台积电。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研制出1nm制程工艺的晶体管,这也使得未来芯片迭代的路径很清晰。大约下一代就聚焦在5nm。

  中芯国际获得这台宝贝光刻机之后,他将有能力生产10纳米芯片,当然如今还有一些技术距离,如今12纳米大概也在量产的路上(客户导入阶段),14NM芯片量产已经很久,大约对应高通600系列(部分千元机的主力)。而国际上大多数芯片厂商,除了三星和台积电,其他的芯片厂商聚焦的都是在10nm芯片的应用,比如英特尔,其如今依然是10NM的工艺,由于10NM以下即使有光刻机也不一定能成功,很多厂商放弃了继续深入研发7NM芯片。中芯国际大约距离国际第二纵队比如英特尔、联电、格芯还有一代的距离。

  我们不知道中芯国际的7NM能不能成功,不过这段时间英特尔给出了7nm的芯片迭代计划,是2021年。那么如今研发投入方面远远不如英特尔的中芯国际,我们认为其若成功研发7NM大约需要至少3-4年。当然,我们的判断比较主观,也有可能不准确。

  中芯国际是国家控股吗

  不是。

  它并不是属于国企的,应该说是股份制的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功上市了,在纽交所的代码是属于SMI,然后在港交所它的代码就是属于981,如今它是属于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最主要制作的就是集成电路芯片代加工,在国内有着很大的规模,技术也特别先进。现在不仅有着很强的制造能力,同时还给客户提供了很全面的代工解决方法,可以达到一站式的服务,然后去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中芯国际2020年净利润超43亿,大增141%,为何前景形势依然严峻?

  中芯国际2020年净利润超43亿,大增141%,之所以前景形势依然严峻,是因为芯片产业投入非常的大,而且相关的核心技术被其他国家控制。

  中芯国际是外企为什么总说中国芯?

  因为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在芯片行业,国外对中国的限制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对中国的限制还是中国企业的限制,他们都有相关的协定。

  因此,中国高科技企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完全性的自主研发,即通过这种方式去突破相关的技术封锁。第二就是在外国建立公司,例如开曼群岛等等,然后再国资入场进行收购。

  扩展资料

  中芯国际是外企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外对中国的禁令导致的,一方面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在美国的主导下签署了《瓦森纳协定》,这个协定限制了先进材料、电子器件、军品等各种商品或技术的出口。

  而我们就是禁运国家。另一方面中芯国际本身只有是外资企业才能购买相关设备和技术,不然拿不到美国的出口许可。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

  中芯国际是外资企业吗?

  中芯国际不是外资企业。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扩展资料:

  2020年06月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递交申报稿,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这也意味着,在“官宣”回A后一个月,中芯国际的这场上市之旅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本次保荐阵容也颇为壮观。除了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外,还有国泰君安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开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4家券商担任中芯国际的联席主承销商。

  申报稿显示,公司本次初始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6.86亿股,不超过初始发行后股份总数的25%;股份发行上,保荐机构还可就不超过初始发行人民币股份数量的15%向投资者进行超额配售。

  受此消息影响,港股中芯国际股价涨势良好,从申报稿披露前的不足17港元,涨至6月5日收盘时的19.7港元,涨幅超过10%,总市值为1089.0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