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安宁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民生答卷 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
喜迎二十大,欢度国庆节。走进安宁,悬挂于主次干道的一面面五星红旗,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丰收喜悦的季节里,安宁大地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安宁儿女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抓经济、谋发展、搞建设、促改革,让市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家住景宜家园的温婉每天都会定时定点晨练,出门就是黄河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和老友们说说笑笑,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晨练结束后,家门口买菜,孙娃放学归来正点吃饭、午休......生活规律悠闲是温婉目前的生活状态,不但住上了楼房,而且还有了社保、医保,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衣食住行样样满意。
十年的变迁,安宁始终把握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前进方向。作为沙井驿街道城中村改造重建安置小区,生活在景宜家园的人们无不充满着满满的幸福感。近在咫尺的健身房、图书室、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城市综合体、公交站点等,从家门口出发步行15分钟,便可享受到衣食住行,教体文卫等基本服务。丰富多彩的家门口生活,安宁人正品味着快乐生活的新滋味。
康进财,是一名航拍摄影师,从空中俯拍这座城市是他最大的乐趣。这几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安宁区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可以尽情放飞无人机拍摄的机会也更多了。“在祖国73岁生日到来之际,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期待二十大之后,安宁越来越好!”
漫步安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小游园随处可见,居民楼配备完全,十年巨变跃然眼前。经适房完成摇号配售;“三不管”楼院实现物管全覆盖;老旧楼院30部电梯加装工作完成……一件件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事让群众感到舒心暖心更贴心。
执政为民,始终是安宁区发展的初心。对于居住安宁区已十年的杨思萌来说,这里可谓一年一个变化。“以前看病,都要去城关区,随着甘肃中心医院投运,不出安宁便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就医服务……” 杨思萌开心地说,相信党的二十大之后,生活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安宁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1年,建成安宁区首家三甲大型综合医院,一期项目具备运营条件,新增床位2300张。区人民医院翻建项目建设完成并分批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就医效率、改善就医体验,加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安宁区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了自助挂号、自主缴费、查询系统。提供预约挂号、报告单查询、门诊缴费、住院预缴等基础就医功能,让医疗服务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让患者挂号少排队、候诊少等待、检查少跑腿、取药少麻烦……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医疗举措,真正让群众感到了变化,看到了实效。
这个秋天,让家住中集幸福里的陈嘉州感到最开心的事是孩子终于如愿进入北京八中。“学校离家近,上下学也方便,不用操心接送,我们也能安心上班了。”
数据显示,近年来,安宁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51%。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和初中升学率达到100%,辖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12%。202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投入资金3.95亿元,完成9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新增校舍8万余平方米,新增学位6150个;积极引入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等优质品牌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办学,进一步擦亮安宁区教育品牌。
春暖花开,驱车安宁赏桃花是兰州人最开心的事。2021年,仁寿山大街全面贯通,让来安宁堡的人们方便了许多。“行驶于宽敞整洁的道路,心里倍感舒畅。”市民王世龙说,时间也比之前缩短了半个小时。
十年来,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安宁区民生菜单一再拉长,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六横八纵”路网体系日益完善,居民出行时间缩短,道路更加通畅,在悄无声息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心情越来越放松。“我们每天出来都会在家附近的小游园锻炼一下,以前出来由于地面植被覆盖率不够,灰尘较大,现在感觉在天然氧吧一样。”家住建安东路国资委第三佳园的市民陈奕君说。
本着善政若水,执政为民的遵旨,安宁区不断新建改造公园广场、人行过街天桥、公共卫生间、背街小巷、小游园等,同时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再就业同比增加,城市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建成8个街道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及59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在安宁的发展轴上,民生十年是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的十年。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安宁区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领域工作,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安宁,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尽显安宁责任与担当,以高质量发展民生答卷献礼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