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慈善概念股票(慈善医药股票)
比尔盖茨捐出所有个人财产有何看法?
有人这么认为: 一:
如果比尔-盖茨把全部个人资产捐出后,捐出的资产,就与他“一刀两断”,没有任何关联,那就是真的;如果盖茨资产捐出后,是把钱捐到《盖茨基金会》,而《盖茨基金会》的会长,又是比尔-盖茨的父亲(威廉-盖茨)担任的。这样的换个牌子的资产转移法,就叫搞慈善,那就是个骗局。为什么?
比尔-盖茨通过这样的资产转移,从比尔-盖茨的私人的金库,转到《盖茨基金会》的金库,但金库大门的钥匙,仍然掌握在盖茨家族手中,比尔-盖茨仍然可以动用《盖茨基金会》的资金,进行投资到一些企业,甚至去买美国国债、股票和外国政府的债券等去赚钱活动。不同的是,通过《盖茨基金会》去搞投资活动,可以免去政府高额的税收。
比方说:《盖茨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去搞投资,就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而这些报酬,都属于比尔-盖茨自己所有。
一句话,比尔-盖茨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后,可以得到三个好处:1.可以得到“公德无量”的口碑;2.可以逃避50%,甚至60%的“遗产税”;3.在《盖茨基金会》的名义下,仍然可以进行商业活动,而且可以得到政府免税的优惠待遇。
中国人理解的“捐献慈善”,跟美国人理解的“捐献慈善”,是两个概念。中国人理解的“捐献慈善”,是把钱捐出去后,就像拨出去的水,就覆水难收了。而美国比尔-盖茨理解的“捐献慈善”,是把钱捐出去后,就像嫁出去的女儿,还可以再回娘家的。
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说要到中国来,游说中国的富豪们也要向他们学习,都把钱捐出来,这就像黄牛要劝说老虎要吃草不要吃荤一样,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要中国的富豪们都把钱捐出来给慈善,不是不可能,只要中国政府愿意把美国的慈善基金会的一套玩意儿原封不动的搬到中国来,中国的富豪同样也会愿意都把钱捐出来的。
比尔-盖茨是个企业家,是个商人,全世界的商人都是一样的,都想赚钱,都想赚得越多越好,赚钱多多益善是商人的本质,不想赚钱的商人,是变不了富豪的。
比尔-盖茨要捐出个人全部资产的消息被披露后,许多中国人,就迫不及待的对美国富人的个人高尚品德,大捧特捧,而自己又不愿意去认真的思索一下,为什么美国的富人,对把自己的资产都捐献出来的热情,会这么高。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难道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钱送给人家吗?比尔-盖茨,既然要做好事,把钱捐出来就捐出来呗,把钱交给美国政府不就了事吗?为什么还要成立《盖茨基金会》,再把钱交给《盖茨基金会》,然后,再任命自己的父亲当《盖茨基金会》会长。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如果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要来中国游说中国的富豪的话,是否先把《盖茨基金会》的钱,先发给几亿的中国穷人,这样游说起来,才有说服力。
二:
6月27日,在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微软公司总部,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右)在员工送别自己的活动中讲话。旁边是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当天,比尔·盖茨度过了他在微软最后一个全职工作日。
这些天,盖茨辞去微软董事长,将主要管理盖茨基金会一事,在我国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我国的不少媒体或个人,就盖茨基金会一事做为证据,大谈“仁慈”、“人道”。有人还把盖茨主要管理盖茨基金会,说成是“比尔盖茨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大谈的盖茨用资金成立基金会就是“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 ,是“大公无私”,基金会就是从事“慈善”等说法。
许多曾刊登一篇名为《投资利益抵触基金宗旨盖茨基金会拟调投资策略》的文章。文章实际指出盖茨基金会在“慈善”名义下大肆赚钱赢利。文章引用美国《洛杉矶时报》的话说,盖茨基金会投入大量资金“持有一些企业的股票或债券,这些公司与盖茨基金会所宣称的促进健康、安居和社会福利问题等目标相抵触”。
《洛杉矶时报》还说,“慈善”的盖茨基金会每年从其盈利投资中获得巨额收益,而这些投资实际与其冠冕堂皇宣称的“社会公益活动相冲突”。根据《洛杉矶时报》资料,被某些人宣扬为主要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盖茨基金会,其“总资产的41%以上(约87亿美元)被投资到了一些企业,这还不包括该基金会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和外国政府债券。”
根据文章引用的《福布斯》报道,据说主要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的盖茨基金会,“ 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实际上,通过投资经营扩大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美国许多慈善基金会的基本运作模式。像多数慈善机构一样,盖茨基金会每年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税收,另外95%的资产用于投资。2005年,盖茨基金会捐献了大约14亿美元。”因此,被某些人宣扬为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盖茨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其利润率高达15%左右,比许多公开宣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利润率还要高。而右派们大肆宣扬盖茨基金会的 “慈善”,却避而不谈盖茨基金会在“慈善”下赚钱的真实。
实际上,“慈善事业”幌子下通过投资经营来赚钱并增加自己的财富,已经成为美国许多资本家赚钱并增加自己的财富的经营模式之一。而右派却硬要把将资本从其他经营模式转为基金会这种资本经营模式,美化为“将资产全部捐献出去了”。实际上,基金会这种资本经营模式披上仁慈的外装,还能带来减免税收的巨大经济利益。像美国多数号称从事慈善事业的基金会一样,盖茨基金会每年只要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就可以使整个基金会获得减免税收好处。2005年,盖茨基金会捐献了大约14亿美元,而这使盖茨基金会另外95%的用于投资赢利资产获得减免税收好处。这个好处超过了它的14亿美元捐赠。
而且据有关资料,2003年盖茨基金会有268亿美元的资产,2005年底盖茨基金会共拥有350亿美元资产。因此,2005年,被某些人宣扬成极其“仁慈”的盖茨基金会,其捐献14亿美元,极可能还未达到其要求捐赠5%的百分比。
盖茨将几百亿资产转为自己名下的基金会去赚钱赢利,并且一年赚得几十亿美元。却硬要把盖茨将钱从左口袋放入右口袋的行为,说成是“比尔盖茨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盖茨“裸捐”。似乎盖茨已捐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盖茨将“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实际上,盖茨是将原来在A处赚钱的资产,转到B处----盖茨基金会赚钱。这种左手转右手,从左口袋取出放在右口袋,或者说资本经营模式的变化,怎能说是盖茨将“财产全数捐”?有将自己的财产捐给自己的说法吗?盖茨“完成了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身”。美国基金会(包括盖茨基金会)从事“慈善、公益”,而基金会(包括盖茨基金会)精于赚钱,大肆赢利。
2006年6月16日,香港的星岛环球网一文章写道,“美国的大型慈善基金会素以投资精明著称。以盖茨基金会为例,其在美国以投资的‘多样性’和‘保守性’而闻名。其惯用的手法就是简单的‘低吸高抛’,借机获利。除了股票之外,盖茨基金会还大量投资于短期投资项目,包括美国政府债券、高等级商业票据及短期贴现债券,还有国内国际共同基金投资、高收益企业证券和国际企业和政府证券等。
据《福布斯》报道,盖茨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回报,而2001年其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8%左右,……其高效的投资水平令人称奇。因此有人认为,盖茨大笔捐钱是为了逃避政府的高额财产税。也有一些人认为,盖茨这样做是为了改善近年来因打官司而被损毁的公司形象”。
另一篇文章也根据《福布斯》数据,分析了盖茨基金会到底是热衷于慈善还是赚钱。“据《福布斯》报道,据其年报,该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这个总数是其财产转让所得的12亿美元的3倍多。2001年盖茨基金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8%左右。……甚至当标准普尔 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 的时候,盖茨基金年收益率还能达到7.8%。这些数字表明,这家慈善机构的工作重点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业而是其投资报酬上。”
2007年1月,我国的许多都刊登一篇名为《盖茨基金会违背投资宗旨破坏世界环境?》的文章,文章说,“有国外媒体报道,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部分投资行为与其初衷相违背。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盖茨基金会将大笔资金投入到石油公司,这将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与基金会与贫穷和艾滋病作斗争的宗旨相违背。
同时,盖茨基金会所投资的一些医药公司还曾被指控阻止向贫穷国家提供低价药品。另外,盖茨基金会每年从其投资中获得巨额收益,而这些投资可能与其宣称的社会公益活动相冲突。”
盖茨基金会为了赚钱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行为,不仅发生在国外,也发生在中国。被吹捧为“大公无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的盖茨基金会早就在我国投资赚钱赢利,并使我国一些跟风投资的民众损失惨重。这些事情也是大肆称赞盖茨基金会“慈善”、 “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哈美人士避而不谈的。他们只谈盖茨基金会要来我国从事慈善活动。
2004年8月6日刊登了名为《减持海域化工盖茨基金获利就跑追涨股民遭套牢》的报道。报道说:“近日盖茨基金在香港炒中国股票激起人们的无限激情,盖茨概念股北人股份(资讯 行情论坛)(600860)昨天再度涨停,然而,正当股民还在狂欢之时,一瓢冷水就当头泼来:盖茨基金开始出货了!
香港联交所昨日公布的交易资料显示,盖茨基金在8月3日减持了278.8万股海域化工股份,每股均价1.35元,持股量由5.38%降至4.8%。该基金当初买入的均价是0.94港元/股,此次卖出每股获利0.41元,一个月的收益率达到43%。盖茨基金初玩中国股票,就尝到了甜头。
盖茨基金是在7月5前买海域化工,8月2日公布消息,公布当天海域化工股价飙升36.7%,收于1.34港元,由于是跳空高开,大部分香港股民追涨的成本都在1.25港元以上。
盖茨基金8月3日出货,当天海域化工下跌11.85%,昨天在香港股市大涨的情况下该股再跌3.36%,报收1.15港元,8月3日追涨的股民普遍账面亏损10%以上,惨被套牢。”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盖茨基金会一贯利用股票市场中它操纵炒作起来的“盖茨概念”,诱使广大股民跟风抬高盖茨基金会购买的股票价格,然后盖茨基金会抛出其股票获利,同时“大公无私”、“ 高尚道德情操”地将使盖茨基金会获利的中国股民抛向亏损、套牢境地。“大公无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盖茨基金会这种靠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利的真实面目,高歌盖茨基金会慈悲的哈美人士是不会谈及。
《金融界》的这篇文章,讲述盖茨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捐助医疗科研的幌子下,参与卫生决策,而决策“考虑的对象永远只是自己”,并且专制地要求医疗科研必须与盖茨、洛克菲勒等捐助方的“意愿相一致”,“ 利益相一致”。如科研课题负责人不按捐助方的意愿行事,“仁慈”的基金会就会专制地要求受捐助方将科研课题负责人隔离、下岗。文章说:“近日,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疟疾的官员抱怨,由于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疟疾研究越来越广,已处于支配该领域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盖茨基金会的一家独大将可能阻碍科学家们在该领域提出不同意见,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制定卫生决策的功能逐渐丧失。
在一份谅解备忘录中,世界卫生组织的疟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向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盖茨基金会捐给世界卫生组织的钱是‘关键的,但同时有着深远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 由于研究经费的限制,世界上许多在疟疾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家,在研究导向上都必须与支持自己研究的机构意愿相一致。’科崎博士说:‘如果每个在这个领域做研究的人都要与自己的集团利益相一致,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将会越来越难以保证。’
此外,科崎认为,基金会资助的研究方向往往都偏重自己的喜好,如果盖茨基金会的决策足以对世界范围内的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这将对世界范围政策的制定过程有着不良的影响,政策将不会估计到所有人的利益。
……科崎博士在世界卫生组织是一位性格刚直的官员,曾因为抗击世界肺结核扩散而受到行内的尊敬。然而此次在抗击疟疾项目上,科崎被‘隔离’,其原因是他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会、盖茨基金会这样的捐赠方。科崎认为这些基金会在参与世界性卫生决策时,如同一个封闭的内部工作程序,其考虑的对象永远只是自己。他补充,基金会总是把其既得利益者所看到的数据融入到政策的制定中。”
世界卫生组织的疟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这个案例,只是无数个资本家基金会用“慈善捐赠”来专制、霸道地控制受捐助方的案例之一。科崎博士这个案例之所以暴露出来,是因为“科崎博士在世界卫生组织是一位性格刚直的官员”,他不屈从资本压力,他以为西方真的是“科研自由”,他以为西方真得“尊重”民主自由,“尊重人材”,而他是“受到行内的尊敬”的人材,所以认为他能按自己的科研方向行事。他没明白垄断资本基金会的“仁慈”只是骗人幌子,垄断资本是社会的统治者,垄断资本要求社会的一切人都服从自己的权力,即使在所谓“慈善捐赠”时也不例外。因此科崎博士“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会、盖茨基金会这样的捐赠方”而被隔离。
医药筹的药是真的。
医药筹的药是真的。医药筹,是目前全国唯一为患者筹集药品的个人救助。将帮助患者获得免费的治疗所需药品,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医药筹”由中慈网络发起,致力于帮助患者筹集免费药品,降低医药诊疗费用负担的个案求助。目前已上线苹果store,并委托康盟慈善基金会发布“医药筹”。
太平洋保险金佑人生可靠吗?
上次蜗牛君让大家留言分析终身寿险,万万没想到,竟然有宝妈提出金佑人生2017!
蜗牛君真是一脸懵逼,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的寿险!!!
你见过哪个真正的寿险给你保轻重疾的,都是套路,啥都给你保自然保费就要涨,说实话同类产品单论保费之高,市场上还真没哪些比的过金佑人生的,但是它还是卖的很火,知道为啥吗?
你看看太平洋给它取的名字,“金佑人生”其实就是“金诱人生”,主打卖点就是老了可以将保费转化为年金领取。其实全都是套路。
相对于普通重疾险,由于保监会规定是不能以后涨保额的,所以它打起了终身寿险的牌子。然后具有了重疾没有的保额增长。
相对于寿险,由于寿险都是保生死的,所以它附加了个重疾提前给付,又有了正常寿险不保的轻重疾。
看起来似乎很划算实际上就是抽奖买完了所有奖券,你肯定中奖是没错,成本也远超奖金了,不信下面蜗牛君就把它“肢解”了给你看看:
一、金佑人生的组成情况:
金佑人生保障计划=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险)
+金佑人生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A款
可以发现金佑人生2017的主险是分红寿险,附加一个提前给付型重疾,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分红型的终身重疾。
二、浮夸的宣传:它的宣传标语非常有趣
大家都知道寿险都是保死亡的,但这里广告用加了双引号的“活”来突出金佑人生的健康保障,其实不过是一个打着寿险旗号的重疾险然后炫耀自己有寿险没有的生前保障。
三、上代产品对比
作为太平洋保险的当家产品之一,自然是免不了每年一次的升级,既然是产品升级那肯定就有变化,相对于2016的金佑人生,它有以下几个变化:
A、重疾增加了28种
B、轻症增加了8种
C、保费降了2000元/年
可能是由于互联网保险的冲击,相对于上一代产品,确实良心了不少,不过还是改变不了它只适合土豪的事实。看看下面它和同类型的产品对比你就知道了。
那么这么多数据我们怎么对比,主要看三个部分:重症保障、轻症保障、保费
在保病方面,重疾种类上,金佑人生确实是保障种类是最多的,这算是一个优点,不过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其他两类产品的重疾范围也包括了绝大部分人可能得的疾病。
而且康健一生保的重疾多次赔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毕竟得过一次重疾后再次患重疾的概率会比正常情况大大增加。
而在轻疾赔付上,华夏福的41种轻症赔付,以及三次赔付分别为:保额的25%、30%、35%相对于另外两类产品就非常有竞争力了。
保费方面,金佑人生的保费高出了另外两款产品30%以上,非常昂贵。
四、卖点详解
·转化年金:这是卖点之一,看起来很灵活,将选择权交给客户决定是否兑换年金,其实也不过是保险公司的一个噱头。
因为到了60、70岁正是重疾高发期也正是最需要保险的时候,而这份保险的一个意义所在就是老年时期的保障,所以如果换成年金,领那点保费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费率与保额增长:
由于高档的演示结果,在中国的分红险是不太可能达到的,所以这里分析低档和中档的演示。
可以看到在低档分红的演示下,分红是比较低的,重疾保额的增长也是非常缓慢只多了17160元,远不如用同样的钱去购买另外两款产品,在投保初期就能获得更高的保额。
而在中档的情况下总身故利益也才821885元,其他两款产品做到80万的保额也只需要2万左右,虽然高了1000元左右,可是前期的保额却会大大高于保额还在缓慢增长中的金佑人生2017,可以有效避免前期的保障不足。
而且如果为了投资,将每年省下的保费用来投资,以每年4%的收益率计算,在70岁时的收益也远超过低档演示的分红。
轻症豁免:所谓豁免指的是在保险期间,被保险人罹患轻症后可以不用再缴纳后续保费,合同仍然有效,这是个非常实惠的功能,可是其他产品也同样具有这个功能,而且金佑人生只赔付一次轻症。
五、产品对比:分红险不划算,保费更高
·健康源2号(99岁返还):
1、固定可以享受83万和107.7万保额,从一开始就可以享受高额的保障;
2、重疾105处和轻症50种种类更多;
3、轻症保额更高:83万*30%=24.9万;
4、轻症不占重疾和身故保额。
·太平洋金佑人生A(分红):
1、超过固定保额的分红部分都是不确定,很少能达到中档,而且需要积累很长时间后保额增长后,额度才会较高,前期保额远低于健康源;
2、重疾50种和轻症12种种类相比较少些;
3、轻症固定保额为10万;
4、轻症占重疾保额,轻症赔付后,重疾和身故保额等比例减少。
六、总结
金佑人生2017在保额同样的情况下,保费远高于市场同类型的产品。
而所谓的保额增长的速度过慢非常鸡肋,远不如开始用更多的钱去买其他产品就能获得其增长后的保额。
轻症赔付的次数也太少,杠杆比不高,综合考虑下,金佑人生2017确实性价比是不高的,金佑人生只是在用年金诱惑你的人身投保而已。
(保险专业防坑,就看蜗牛君知乎号:蜗牛说保险)
az是哪个医药公司?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医药公司
阿斯利康(AstraZeneca)是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全球约有61,500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公司在17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
为了满足中国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阿斯利康在中国对大量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进行投入,与慈善机构发起易瑞沙®慈善赠药项目。
从2007年起,阿斯利康便携手中华慈善总会成立易瑞沙®慈善赠药项目,旨在帮助这些因病致贫的患者能得到充分的治疗以及关注,并唤起大众以及病患对于肺癌晚期治疗的意识。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阿斯利康无偿捐赠援助药品,面向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以切实的医疗援助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其获得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增强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双氧水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双氧水概念股上市公司包括:晶瑞电材、云维股份、新化股份、洽达股份、中盐化工、卫星石化、鲁西化工等。
温馨提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
投资者应该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充分了解 并清楚知晓本理财产品蕴含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判断自主参与交易,并自 愿承担相关风险。
应答时间:2021-10-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 上一篇:中信证券是什么行业(中信证券在证券行业中的地位)
- 下一篇:大智慧版官方(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