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快讯

香港既抢人才又抢企业:安盛、宏利等国际保险巨头“迁册”香港,下一个会是友邦、永明、富卫?

时间:2025-06-16 10:54 阅读:

  继高调推出优才、高才计划,吸引全球人才之后,香港在吸引企业迁册方面也再出新招。

  5月23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便利企业迁册的正式刊宪生效。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地注册公司申请迁册至香港,同时保留其法律身份和业务连续性。

  这一机制一经落地,

  所谓迁册,表面看是一家公司更换注册地,但更深层次则是一项制度性的“通关机制”——确保企业在切换司法辖区时,身份不变、经营不断、权责延续。这也是香港此次迁册制度的最大亮点所在。

  以往,非香港公司若希望转至香港注册,必须清盘原公司、注销法人身份,重新在港设立新公司。这个过程中不仅涉及高昂的法律与会计成本,也可能导致合同终止、牌照作废、历史债权债务归零等复杂风险。

  而如今根据,在公司迁册下,非香港成立公司只要符合公司背景、诚信、成员机制和债权人及偿付能力等要求,即可保障申请迁册来港。更重要的是,

  安盛保险作为首批迁册的公司之一,官方公告明确表示,此次迁册不会影响其组织结构、日常运作与原有客户权益。宏利人寿也表示,保单持有人权益保持不变,保障连续有效。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加拿大部分在亚洲有保险业务的公司对于迁册来港反应积极。迁册条例生效当日,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录得9000次相关文件和收到超过100个查询。

  事实上,目前在港运营的外资保险公司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实际注册地在百慕大。根据香港保监局数据,目前香港一共有11家注册地在百慕大但在香港或从香港承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例如友邦、富卫、永明等。

  而随着宏利、安盛主动“扎根”香港,未来这些公司也有望将注册地迁回香港。

  为何安盛、宏利等保险巨头纷纷将注册地从百慕大迁至香港?

  过去,百慕大、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三大离岸金融中心是全球资本寻求隐身和避税的天堂。这些地区普遍实行极低或零税率政策,如无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加之注册门槛低、监管宽松等优势,对跨国公司而言,这种离岸结构既符合全球跨境业务运营逻辑,也带来税务与监管层面的效率优势。

  也正是因为此类优势,百慕大一度吸引大量外资保险公司驻足,成为全球三大保险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再保险中心之一。截至2019年底,在百慕大注册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共有1200家,总资产超过8000亿百慕大元,毛保费收入为1200亿美元。

  但大量公司低成本设壳、避税逃税,不仅造成全球的税务不公,也使得各国政府损失大量税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演变,这些“避税天堂”的制度优势正逐步被削弱。

  2019年,开曼群岛等地先后实施,要求落实企业要在当地有实质经营,即在当地注册公司须证明在当地有实质性的业务活动,如设立办公室、聘用员工等;2023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导推动BEPS 2.0全球最低税负制度,统一企业税率底线%,也极大削弱了传统离岸地的吸引力。

  近年来,包括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等普通法体系国家和地区,均已建立迁册制度。此前,香港已陆续推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和有限合伙基金的便捷迁册机制,只是此番将适用范围全面扩展至所有普通公司,制度突破力度空前。

  而这之中,香港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其利得税仅16.5%,无资本利得税、无外汇管制,税收环境透明稳定。同时,香港依然是亚洲金融中心,具备优质的法律体系和与中国内地联通的政策红利。

  对于希望优化公司治理、加强对亚洲市场渗透的保险公司而言,“迁册回港”成了兼顾现实需求与长远战略的务实之选。

  不只是跨国企业需要“上岸”,香港同样迫切需要资本的回流。

  过去几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国际资本如潮水般回流美国,对包括香港在内的开放经济体构成显著冲击。2022年,香港外来直接投资总流入同比下降超10%,2020至2022年累计人口流失近19万人。由于未跟随美联储同步加息、又处于中美博弈最前沿,香港一度被认为“金融中心地位动摇”。

  面对资本外流、人才流失的双重压力,香港近年来不断开启“抢人才”“抢企业”策略,不断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体系。而这一系列举措也逐步显现成效。香港投资推广署数据显示,2024年其共协助539家境外企业在港设立或扩展,增41%创新高。而这些外企落地后随之带来6864个职位,按年增逾67%,带来总投资677亿港元,亦创新高。外企则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其次为美国、法国、英国及新加坡。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罗奇曾指出,受中美贸易战及一系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美债和美股的信心有所动摇,部分资金开始流出美国,寻求新的配置方向。而首选往往是具备成熟市场体系的发达金融中心,其中就包括香港。

  就在今年4月,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曾亲自前往内地科技重镇杭州,拜访DeepSeek、宇树科技等新贵企业,鼓励其到港发展。而此次公司迁册制度的修订,无疑是香港“抢公司”、吸引外资回流的又一关键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在这一轮迁册潮中率先响应,成为制度落地的“排头兵”。从法律、审计、精算、合规到IT支持、数据管理、资产托管等周边服务,都有望随之“落地”,为香港带来可观的就业机会与资金回流。

  在政策层面,这也有望倒逼香港在监管协同、税务制度、金融开放等方面持续优化。特别是在进一步打通与内地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保险公司正是扮演着承上启下、连接双向资金流动的关键枢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