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丹东草莓:品牌农业发展启示与226个培育计划
时间:2025-06-30 18:37 阅读:
有危机意识的丹东草莓正拥抱新机遇。即便已颇具知名度,特色农产品如丹东草莓,仍有成长烦恼,需保品牌、谋转型,其产业故事为品牌农业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从国际看,农业强国多为农业品牌强国,全球农业竞争不再只看规模,更重高品质、差异化品牌。国内农产品季节性滞销常见,卖不出的大多是无品牌产品,缺乏大量知名品牌,农业弱势格局难改。 农产品交易会上,“捏一捏,揉一揉,插根吸管就能喝”等广告词对应重庆奉节脐橙等产品,体现企业和地区对品牌建设的重视。 我国品牌农业发展到了分水岭。经营主体品牌意识增强,各类品牌数量增长,一批品牌脱颖而出或蓄势待发。但诸多品牌影响力局限,部分因产品同质、产销对接不畅等,忠诚度不够,一些品牌因保护和创新不足影响力下滑。 品牌代表信任,有信任才有溢价。如今农产品丰富,品牌是市场“通行证”。消费者在意品质稳定和质量安全,品牌意味着稳定品质,这要求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可追溯。 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培育品牌达226个,涵盖多类别。各地应以打造“精品”为目标,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强转变,让农产品产得好、卖得好。 品牌建设要结合区域特点,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农业品牌多为区域公用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现实中存在区域公用品牌“泛用”“滥用”问题,需做好申报注册和经营维护。 丹东草莓产业实践提供借鉴,如科学规划品牌战略、强化认证与质量管理等。当下乡村产业融合,各地要依托数字技术构建品牌与消费者情感纽带,提升供应链效率,引导产业链向深加工、旅游等环节迈进。
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