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热点

股票每股收益的指标值计算方法

时间:2021-10-19 13:59 阅读:

  普通股股东每股收益如何计算

   收益你也拿不到钱
只可以卖出去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只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一)分子的确定
1.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为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发生亏损的企业,每股收益以负数列示。
2.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与合并财务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财务报表中企业自行选择列报每股收益的,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全部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二)分母的确定
1.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母为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根据当期新发行或回购的普通股股数与相应时间权数的乘积进行调整后的股数。
公司库存股不属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且无权参与利润分配,应当在计算分母时扣除。
2.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发行合同的具体条款,从应收或实收对价之日起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收或实收对价之日即为股票发行日。但在一些特定发行情况下,如定向增发,两个日期可能并不一致,企业应当以应收对价之日为准。
例如,企业购买一项资产,并以未来将发行的一定普通股股份作为支付对价,这部分普通股股数应当自资产确认之日起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3.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何时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区分两种情况处理。
(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自购买日起取得对被购买方的实际控制权。
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以前实现的净利润包含在合并成本中,购买方能够真正控制和享有的被购买方净利润应当从购买日起计算,也就是说,自购买日起购买方才将被购买方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并入其利润表中。
由于计算每股收益时分母普通股股数与分子净利润的口径应当保持一致,因此,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也应当从购买日起计算。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合并后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报告主体的留存收益包括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实现净利润的累积金额。与分子净利润口径相一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也应当视同列报最早期间期初就已发行在外,计入各列报期间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请问如何计算一只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这个小学生都会,(今年每股益一去年每股收益)/去年每股收益 什么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计算公式是什么?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我们也可以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
除了每股收益,还有稀释的每股收益,主要是指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期权及或有可发行股份等潜在普通股可能向普通股转换时所引起的对基本每股收益的稀释效应。中国现行的每股收益的计算没有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不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的区别

   举个例子说明:
如果A公司年度总收益是100万元,流通在外股数为10万股,那么每股收益就是10元;如果A公司决定以80%的股利率分红,那么每股股利就是8元。 普通股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有什么区别?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强;每股股利越小,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弱。但须注意,上市公司每股股利发放多少,除了受上市公司获利能力大小影响以外,还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如果公司为了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而增加公司的公积金,则当前的每股股利必然会减少;反之,则当前的每股股利会增加。
每股收益是公司每一普通股所能获得的税后净利润,但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往往不会全部用于分派股利。每股股利通常低于每股收益,其中一部分作为留存利润用于公司自我积累和发展。但有些年份,每股股利也有可能高于每股收益。比如在有些年份,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税后利润不足支付股利,或经营亏损无利润可分。按照规定,为保持投资者对公司及其股票的信心,公司仍可按不超过股票面值的一定比例,用历年积存的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或在弥补亏损以后支付。这时每股收益为负值,但每股股利却为正值。
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股利发放率,即每股股利分配额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比。借助于该指标,投资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