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住建部定调2022年房地产三条主线
推动扩内需、稳增长,为促进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出贡献”。商品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房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管道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将成为住建部2022年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一方面,刚性需求比较旺盛,“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的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目前,我们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100万”,另一方面,改善性需求依然迫切,“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这些住房面积小、配套差,质量也不高”。因此,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上,住建部将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合理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下再提稳增长,再提房地产对经济的稳定器作用,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不振、房地产循环不畅的背景,需求端政策宽松的倾向已经较为明显。但整体上仍保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总基调,预计接下来的宽松政策在尺度上仍将保持一定的克制,大幅宽松的可能性较低。
其次,在因城施策上,住建部重点提及了三个“加强”。
加强土地、金融和市场监管等政策的协同。
加强部、省、市的调控联动。
加强对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导和监督。
“一城一策”仍是接下来调控的主流方式,但中央会加强对地方调控的监督和指导,如2021年住建部多次约谈地方城市。
调控政策的协调性将会有所加强,土地,金融和市场监管属于不同的监管部门,政策合力的效果更能达到调控的目的。
因此我们预计,接下来的政策宽松仍以地方城市为主体,地方城市根据自身房地产市场的状况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选择适度的放松或收紧,如近期部分城市出现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政策放松、房贷利率下调等现象
一方面是社会意义,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让他们住有所居、职住平衡。另一方面是经济意义,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对扩内需、稳增长的意义更为显著。
2021年以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相关配套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被列入了城市基础设施Reits试点,2022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相关贷款不纳入银行贷款集中度管理。预计2022年,在土地、税收、金融等多方面政策的支持下,保障性租赁住房将迎来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