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618销售京东创新高、天猫尚未公布 供应链和服务提升是关键
宣布618购物节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3793亿元。
此前也公布了每年的累计下单金额,呈每年递增趋势。2021年618购物节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2020年618购物节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2692亿元;2019年618购物节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2018年618购物节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达1592亿元。
618对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财报中。京东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中,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许冉表示,“618周年大促帮助我们在二季度新增3200万的新用户,这是京东历史上最大的单季用户增长。”该季度的年度活跃用户数由截至2020年同期的4.174亿增加27.4%至截至2021年同期的5.319亿。同样,京东在618所在的第二季度也增加了营销开支。去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营销开支由2020年第二季度的68亿元增加56.0%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106亿元。
今年京东将重点放在了供应链上。疫情增添的不确定性,让社会对于供应链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供给侧,从生产工厂、物流仓库、配送站点乃至居民小区,过去通畅的供应链随时可能堵塞。消费侧,用户的需求模型也增加了更多变量,突发疫情会导致临时性、区域性的订单暴涨。
在物流方面,京东表示持续布局预售前置,今年618在全国94%区县、84%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另一方面,京东618期间,为全国超300个城市提供上门揽收服务,个人快递业务单量同比增长140%。在上海,5000余名外地驰援小哥持续守“沪”的情况下,单日散单揽收量和妥投量均超疫情前峰值水平。此外,通过供应链技术升级,今年618京东全链路预测准确率均值超过95%。
在消费端,京东通过全渠道融合带给消费更便捷体验,同时助推实体企业数智化升级。京东超市全渠道业务在京东618期间,超2.7万个合作品牌、超3万家合作门店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其中,蒙牛、伊利、金龙鱼等品牌全渠道业务成交额同比增长5.6倍,沃尔玛、华润、永辉等商家全渠道业务成交额同比增长6.6倍。
京东通过供应链助力企业摆脱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对此印象深刻。潘多拉大中华区供应链总监彭佳谅对第一财经表示,通过疫情期间与京东的合作,体验了京东多点布局的优势,考虑到品牌目前在京东业务正向上发展,考虑加大与京东物流的合作,减少未来单一仓的风险。玩觅品牌创始人郭景对第一财经
与京东放出成绩单相比,天猫显得有些低调。截至目前,天猫尚未公布成绩单。2020年天猫618购物节的累计下单金额为6982亿元,这是阿里首次公布618购物节的GMV数据。
今年618期间,天猫预计共有1900万款商品支持一键价保服务,价保时间从付款日持续到7月5日,最长35天。所谓“价保服务”指的是在保价期内,商品降价了消费者可以退差价。
对于疫情后消费的恢复与增长,在5月26日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认为应该依靠两方面力量:一方面是需要稳定的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商家才可以持续经营;另一方面是用户对于未来可支配收入的预期会决定他们的开支。
“随着节日的临近,消费者也购买热情也在增加。”对于618购物节,张勇表示,作为年中大促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挑战后,商家对于618购物节报名踊跃,希望能够卖出更多商品,弥补前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