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热点

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3大芯片股(国家大基金持有的芯片股)

时间:2022-12-01 12:16 阅读:

  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千亿巨头在列,什么信号?

  我们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肯定是与世共睹的。我们国家的变化,用肉眼就能看得出来。可谓是日新月异!不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在技术含量低的领域,我们已经逐步赶了上来。但是在高精尖的相关领域,我们还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不管是华为事件也好,还是中芯国际事件也罢,都是说明我们在技术核心领域还是被别人卡着脖子。

  国家为了支持我们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也是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更是在2014年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也是投资了很多国内的半导体公司。对于这次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的行为,其实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不是说,国家不重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了,而是国家需要在更多范围内扶持更多的半导体行业,激活半导体行业积极向上的活力。

  一、大基金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从2014年开始运作,当时投入的行业主要在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包括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现在国家大基金一期投入的公司,除了极少数未实现盈利意外,很多都已经变成了行业龙头企业。像这次大基金减持的企业就是封测行业龙头晶方科技、闪存芯片行业龙头兆易创新以及半导体材料行业龙头安集科技。

  这些企业已经快速地发展起来,现在国家大基金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过,国家大基金需要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也是,国家大基金减持的主要原因。

  二、国家大基金二期继续投入半导体行业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除了一期,还持续推进了二期。在二期当中,国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样投资的方向就是半导体行业。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芯国际、长川科技、深科技等上市公司,都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大力支持。

  三、半导体行业持续被看好

  国家大基金的减持行为,就是为了可以在获得可观回报的情况下,去支持更多需要资金的企业。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半导体行业,加入良性发展。

  国家大基金虽然进行了减持行为,但是他们持有的股份还是很大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基金也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逐步退出,这样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

  在半导体行业,我们国家企业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在这样关键的时期,国家大基金只会提供更多的帮助,而不会已走了之!

  各位,对于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这件事,您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国家大基金一般要赚多少倍才出货

  一般是上十倍

  国信证券表示,基于瑞芯微业绩增长兑现和行业竞争力的体现,上调盈利预测,调整后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亿元、9.0亿元和11.3亿元,对应PE分别为92倍、65倍和52倍,维持“增持”评级。

  目前,国家大基金持有瑞芯微股份2591.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22%。其持股全部为IPO前取得,于今年2月8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瑞芯微去年2月登陆A股,恰好赶上芯片热潮,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7月12日,公司股价上市后累计涨幅高达1391.84%(前复权),最新总市值为602亿元。

  大基金二期投资了哪些企业

  按照目前的进度,大基金二期投资了紫光展锐、中芯国际等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目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科技制造型公司。

  1、国家大基金二期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比一期的两倍还多。按照相关进度,大基金二期的投资方向会以设计材料设备等为主。

   2、最先投资紫光展锐其实不让人以外,因为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国内5G通信芯片的龙头,也是国内唯一对公开市场提供5G通信芯片的公司(目前,华为海思的5G芯片仅自用)。

  3、在首个投资项目紫光展锐确定之后,5月15日,国内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中芯控股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等多方订立新合资合同及新增资扩股协议。结合目前已投的两家公司来看,芯片制造以及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或更容易得到大基金二期的青睐。

  拓展资料:

  所谓大基金二期并不是指某个基金,因此没有场内场外之分,也不能申购。

  而是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是国家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部署,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家大基金二期共27位股东,既有财政部、地方,也有中国电信、联通资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紫光通信、福建三安等机构。

  国家大基金二期基于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进行布局,设计环节、材料及装备预计是投资侧重方向,如对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领域企业投资。望打造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体系,尤其是国产装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环节。

  4年股价涨30倍 43亿定增落地的兆易创新 未来能上万亿市值吗

   再融资巨头兆易创新本次43亿定增落地!股东阵容很强大!

   本次兆易创新公布定增结果,募资总额达43.24亿元。其中,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GIC)获配金额19.94亿元,登记完成后将成为第九大股东,持股比例2.17%;葛卫东获配736.09万股,获配金额15亿元,持股比例将提升至4.48%,成为第五大股东。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目前前十大股东的分布,兆易创新43亿元的定增,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获配20亿,成为第九大股东;葛卫东获配金额15亿(之前是第六大流通股东),成为第五大股东!

   而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则是二股东,这是17年收购的,所以从大基金在第二大股东的位置来看,国家对于兆易创新这种 科技 企业的扶持,其他的资金怎么能不动容?

   葛卫东曾是期货大佬,后来转战A股。数据统计,他持仓市值高达113亿,整体浮盈超过60亿,现身用友网络、兆易创新、科大讯飞等,万华化学也砸了几十亿,都是很耐心的拿,也获得丰厚回报,可以称之为价值投资的典范!这也让我想到了姚振华,大家都在说他是狂人时,殊不知他在A股赚得盆满钵满,其实,这就是格局!

   最近多只妖股拉高减持,都是玩套路;其实,多来点大佬定增入市,何愁大盘不涨,你们说是吧!这次定增价是203.78元,比昨天收盘价205.66元,折价只有1%,看来这些机构信心满满!

   作为芯片龙头之一,兆易创新这个消息,对大基金持有的 科技 股带来了一定的刺激!之前所说经常搞定增的企业不要玩,但是我们也要分企业性质,看是做什么的?

   兆易创新是最芯片存储的,而兆易创新此次募集资金净额42.82亿元,将用于DRAM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所以,这么好的前景,这样的定增,那些机构巴不得多来一点!其实这次,有42家机构参与定增,但最后花落5家,所以,兆易创新的定增可谓是香饽饽!

   兆易创新作为存储芯片龙头,成立十五年,逐步形成“存储+控制+传感器”的布局。上市4年,股价涨30倍,是东哥 科技 专栏里分析过的一个好企业,那么我们不妨讲讲这家企业的前世今生!

   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以Nor Flash闪存切入市场,2011年设立MCU(微型控制单元)事业部涉足MCU产业,2017年联合合肥长鑫涉足DRAM产业,2019年并购思立微切入传感器领域。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存储类业务已经覆盖三大类存储芯片(Nor Flash、NAND Flash和DRAM),主要业务模式为Fabless,同时切入了MCU和传感器领域,多元化产业经营初见成效。

   我们再细说中间比较重大的过程:收购

   兆易创新于于2016年8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存储芯片、微控制器 MCU 芯片。

   但兆易创新在上市短短20个交易日后,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停牌,进行了为期1年的定增收购之旅,然而不幸以失败告终。当时收购标的是矽成半导体,这家企业来头不小,先后被几家企业看中,最终被北京君正(国内芯片界一“豪强”)收入囊中(于今年1月1日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

   第一次收购失败不到3个月后,兆易创新又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停牌,此次收购标的是上海思立微。上海思立微的技术和产品定位于智能人机交互,主营业务为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传感器 SoC 芯片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销售。提供包括触控芯片、指纹识别芯片、传感和控制等系统算法在内的人机交互全套解决方案。作为国内市场领先的触控和指纹芯片设计商,在国内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这场收购于2019年完成,可以说,兆易创新这一路都是伴随着收购资产重组的,其实这是 科技 圈的常态,而且收购的资产都是好资产,比如,闻泰 科技 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北京君正收购的矽成半导体,他们的收购带来的都是实力大增。

   兆易创新出手17亿元拿下上海思立微,但是也引发了争端,直接闯入汇顶 科技 的势力范围。

   汇顶 科技 是全球指纹识别芯片的领军企业,也是我国首家取得如此地位的半导体设计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了,19年的汇顶 科技 是王者!汇顶 科技 将继续维持在电容式指纹识别触控芯片方面的领先地位,并实现其人机交互领域龙头企业的长期目标。

   而兆易创新的主要产品为32位MCU芯片,主要用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和通讯领域,车规级认证也已通过。而收购思立微,无疑是威胁到了汇顶 科技 !那么后市怎么看?

   不论是兆易创新的收购还是如今的定增,无疑都是对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收购思立微,兆易创新可以获得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已有的微控制器 MCU、存储器基础上,补齐人机交互技术和产品,推进“存储+MCU+传感器”产业协同。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和上海思立微在技术研发、产品类型、客户渠道和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行业地位。所以,收购思立微是必然的!

   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完毕后,将新增对DRAM产品的销售,扩大存储器产品的种类与规模,存储器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将提升,收入构成将更加丰富,并能大幅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后续发展空间,为公司经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证。

   业绩方面,19年业绩稍低于预期,行业季节波动和费用影响是主因。但基于兆易创新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物联网终端、个人电脑及周边,以及通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 汽车 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领域。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消费会不断增加,前景广阔,看好公司未来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长势头。

   目前兆易创新市值是逼近千亿,距离万亿还差10倍,但是东哥相信,未来芯片、半导体领域一定会产生万亿市值的巨头,兆易创新或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不会选择 科技 股,东哥的《 科技 2020,下一个 科技 茅台》,立足全球 科技 发展进程,来看中国 科技 企业,从行业发展现状,政策支撑,行业前景出发,在5G、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国产软件、计算机等这领域去挖掘优质企业,而且会从细分领域分析,比如半导体,会细分到设计、材料设备、制造、封测等领域去写,从核心技术、成长能力、财务指标等多方面进行企业分析,财务指标中,比如,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速、盈利、估值等多角度解析,为大家筛选龙头企业,找到下一个 科技 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