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沪指震荡跌0.25% 半导体、芯片概念走弱 医药股逆市活跃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25%报3160.67点,深成指跌0.8%,创业板指跌1.28%;两市合计成交4681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7.36亿元。
盘面上看,医药股再度活跃,新冠药概念、熊去氧胆酸概念表现亮眼;地产、建材、钢铁、保险、银行、酿酒等板块均上扬;半导体、软件、芯片概念大幅回落,汽车、有色、化工、石油等板块均走弱。
渤海证券指出,本周市场如期出现调整,一方面疫情的发展和经济数据的到来验证了短期基本面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未召开,使市场对明年的基本面缺乏一致性预期。因而市场短期仍在等待,伴随市场缩量过程的逐步完成,未来市场的转机也将到来,建议投资者立足长期,做好长期配置机会的挖掘。在行业配置方面,一是沿着“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带来修复或反转行情角度,可关注:疫情防控不断优化下的可选消费板块,可重点关注食品加工、白酒、医疗服务、化妆品行业;融资“三支箭”齐发力以“保交楼”下的房屋建设、白色家电行业;行业政策基调正由对“未成年人沉迷”的担忧转向对“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下的电子游戏行业。二是沿着景气反转角度可关注行业库存现拐点,需求待复苏下的布局机会;与此同时,还可关注资产和负债两端均有修复预期,以及低基数叠加成交量、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向上修复的非银金融板块。
券商晨会精华:配置视角下关注内需增量领域
在今日的券商晨会上,中金公司指出,2023年煤炭供需趋于平衡,阶段性短缺仍在;华泰证券指出,配置视角下关注内需增量领域;东吴证券认为,静待消费触底反弹。
:2023年煤炭供需趋于平衡阶段性短缺仍在
称,展望2023年,预计国内煤炭供需维持紧平衡,但阶段性紧张的可能性仍在,煤价中枢或略回落,但仍将处于高位,主要是海外煤价通过边际影响国内供需预期从而支撑国内煤价,而海外煤价又受海外气价支撑,高气价的核心原因难有效解决,意味着煤价或继续维持偏高水平。考虑到国内需求复苏节奏,及天气等不确定性扰动,我们也不排除国内供需出现阶段性错配,导致煤价脉冲式上涨。
:配置视角下关注内需增量领域
指出,近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发布,《纲要》对扩大内需给出“三重抓手”指引,沿着内需修复的久期,分别为,传统消费释放潜力→扩大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配置视角,关注增量表述领域,如航空机场/建材/免税/智能驾驶/运动服饰/卫星互联等。
认为,11月在区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社零数据不及预期,呈触底态势。随着后续各地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出台,以及疫情冲击结束后的消费需求天然恢复,继续看好未来消费触底反转的大趋势。建议关注需求弹性较大的可选消费领域,以及竞争格局改善、基本面弹性也较大的线下餐饮、出行、商超等消费场景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