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热点

被“烤”红的淄博:能否借势走出城市转型新路

时间:2023-04-20 07:37 阅读:

  2015年至2022年间,淄博全市年均新增烧烤企业超过331家。其中2022年新增烧烤企业476家,比平均水平高出了100多家。不仅像原来那样仅在报道消费热点,很多是在挖掘淄博烧烤的历史。比如淄博日报社报道称,被列入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名单的临淄赵家徐尧遗址,便发现了距今约13000年的烧烤食物遗存。“实际上它是一种人文的体现,要想把烧烤经济变成一次人文城市的提升,是需要找到和烧烤相关的一些人文经济的出发点。所以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淄博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是要往消费城市转型,而是要往人文城市,但它的抓手可能是消费。”

  魏翔指出,实际上中国城市的转变经历了两波大的浪潮,一个是原来的资源城市向经济城市的转换,比如成都、南京,特别是昆山、苏州这类经济城市的崛起,但未来一波会随着经济而放缓从而出现新势头。从国际经验上来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过程中会助推第二波城市发展浪潮即经济城市向人文城市进发。

  淄博烧烤消费背后是否有可持续的人文支撑,使人文变成人才集聚的核心或要点,这或许是淄博在城市争夺战中“出圈”的关键点。

  魏翔认为,大学生群体恰恰是现在这波城市争夺战中,每个城市都在关注的焦点,因此淄博政府很愿意借助这次烧烤经济所带来的城市治理提升。“年轻人愿意去的城市不光是一座活力城市,这一代年轻人还希望到一座宜居的、可生活的城市,需要这座城市有一定的文脉和人文。”

  事实上,近年随着短风口兴起,网红城市层出不穷,但往往呈现出“一哄而上、一拥而散”的现象。比如,电影《你好,李焕英》湖北襄阳取景地在电影热映期间成为“网红”,但随着电影热度冷却,曾经的网红地也逐渐冷清。

  魏翔表示,网红城市作为注意力经济城市,其优势是大家能够迅速通过事件关注到一座城市,但网红城市如何“长红”不仅是提高服务质量这类浅表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城市治理能够跟上营商环境,通过风口事件让大家对这座城市具有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淄博政府做对了一件事,就是部门联动。所有的委办局都跟进,市政府从城市形象宏观上来作宣传,而非把立足点仅限在文旅。我们知道之前的文旅热点很容易就冷下去,而且效果没有持续性,是因为仅把它当成文旅事件来做。”魏翔认为,淄博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消费热点的培育,使大家更好认识到淄博的营商环境、人文特征、宜居性来吸引人才,这些软吸引力比出台优惠政策更有持续性,更有助于加速城市新旧动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