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冲刺VC第一股,博将资本港股IPO:多只基金面临到期退出
6月30日,投资机构博将控股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申请港股主板IPO。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博将资本总资产管理规模约93亿元。
若按照资产管理规模计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博将资本是中国第二大专注于服务高净值人群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此外,在专注于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之中,博将资本排名第一。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将资本管理基金共74只。不过,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将资本管理基金共74只,归在不同的基金系列下管理,其中主要包括鼎升系列、创富系列、福睿系列、睿泽系列、科创系列及优选成长系列等。
招股书数据显示,博将资本管理规模最大的系列为创富系列及鼎升系列,资产管理规模均在千万级别以上。创富系列包含11只基金,成立时间为2015年至2018年,鼎升系列包含26只基金,成立时间为2015年至2022年。考虑到两大系列基金的存续期均为7年,也就是说,从去年开始,创富系列与鼎升系列的基金陆续进入退出清算期,但是其退出情况不容乐观。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IPO退出几乎已成投资人退出的“独木桥”,但随着二级市场新股破发成常态,一级市场投资人退出的压力较大。业内人士坦言,疲软的市场,会限制退出投资和变现投资价值的机会,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低。博将资本也不例外,创富系列投资公司达28家,已退出投资组合的公司仅有4家,鼎升系列投资公司达75家,但已退出投资组合的公司仅有6家。
还博将资本旗下的政府基金系列面临的退出形势更为严峻。政府基金系列共有3只基金,均成立于2018年,由于基金存续期仅有5年,意味着今年将全部到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政府基金系列投资公司达11家,但已退出投资组合的公司仅有1家。
此外,福瑞系列11只基金、优选成长系列2只基金、专项系列5只基金将在未来3年内开始陆续到期。这些基金共投资35家公司,但已退出投资组合的公司仅有1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将资本的基金实现了18.7%的整体内部收益率,其中,专项系列实现了27.0%的内部收益率,为博将资本各大系列中收益最高。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项目退出收益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VC机构的内部收益率中位数约为23.0%。博将资本除了专项系列外,其他系列均低于23.0%。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下流动性偏紧的一级市场,DPI成为LP唯一关心的指标。博将资本创富系列DPI最高,为0.559倍,未能破1倍,也就是说尚未收回投资成本。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将资本已累计投资88家投资组合公司,其中有75家在高科技产业内运营,涵盖高技术服务、数字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医药与医疗技术及新材料行业,投资企业包括极米科技、睿至、地上铁、智云健康约2.8倍。
“当面对不利趋势或情况时,我们投资的投资组合公司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首次公开发售上市标准,或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退出投资,而退出时获得的估值可能低于预期。因此,我们的投资期可能长于预期,从而降低了我们的预期投资回报水平。” 博将资本在招股书中表示,“可能无法在投资组合公司上市后,在公开市场上或通过私人交易以我们预期的估值退出,或者根本无法退出。”
不过,博将资本的收入主要
针对此次上市募资计划,博将资本IPO所得资金将用作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及进一步发展基金管理业务、维护及扩大高净值客户群体、将用作与外部软件开发商沟通以开发一款软件以提升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用作提高投资和研究能力。
从2022年开始,太盟投资、天图投资等多家创投机构递交了招股书。业内人士坦言,由于一级市场退出较难,私募机构的上市,首要解决的就是到期基金LP退出问题。
2022年8月31日,上海证监局发布的处罚决定显示,博将资本附属公司上海博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过程中,存在未妥善保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资料的情形。
上海证监局认为,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现决定对博将资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