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10年期国债挑战“心理底”宽信用成“关键先生”
央行全面降准消息公布以来的几个交易日,债市震荡明显,风向标品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固守2.80%上方。机构人士认为,短期内降准资金释放及宽松预期发酵,或促使债市利率走低。但从更长时间看,在市场利率并不高的情况下,随着政策进一步聚焦稳增长,特别是宽信用逐渐发力,市场利率下行将面临掣肘。
8月初,由7月降准引燃的一波牛市行情,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8%后戛然而止。此后,债市更是出现一轮明显调整,10月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以上。彼时,不少机构认为,调整的直接原因是10月降准预期落空。
部分观点认为,还有更多政策组合工具,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广发证券(25.730, -0.29, -1.11%)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表示,若季度经济增速持续低于5%,存在适度调低MLF利率的可能性。中金公司(52.320, 1.61, 3.17%)首席固收分析师陈健恒称,不排除人民银行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利率下行趋势不变。
另有观点认为,降息需更强催化剂,有较大不确定性。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未来降息的可能性较小,人民银行更倾向于使用结构性政策工具。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称,人民银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意味着政策利率下调概率已很小。
还有观点认为,此轮降准已被市场充分预期。江海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降准消息落地,短期内机构的止盈盘或导致利率触底反弹。“从提出‘适时降准’到降准政策落地,市场已充分交易了‘宽货币’预期。”中信证券(26.880, 0.39, 1.47%)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称。
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担心“宽信用”趋势对债市走向的影响。中信建投(30.520, 0.54, 1.80%)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此次降准进一步凸显稳增长意图,国债收益率将受制于“宽信用”进程。明明提示,近期一系列政策信号显示“宽信用”空间已打开,债市后续可能加大调整。
总的看,“宽货币”后续空间未知,而稳增长信号强烈,“宽信用”预期有所升温。“之前是纠结有无二次降准,如今则纠结于有无更实质性放松,以及‘宽信用’的影响。”一位市场人士如此总结。
兴业证券(10.280, 0.37, 3.73%)发布的研报提示,降准释放增量资金有助于提振债市交易情绪,但在预期兑现后,需重点观察未来“宽信用”效果:如果效果好,资金明显流入实体,金融市场的“水位”可能降低;若效果差,也需关注监管部门会否出手对淤积在金融体系的资金进行疏导。
进一步看,多家机构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2.8%有难度。明明称,政策层面已释放更强的稳增长信号,“我们坚持认为2.8%是本轮利率底部的判断。”国泰君安(17.620, 0.18, 1.03%)首席固收分析师覃汉认为,2.8%已形成强阻力位。江海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2.8%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底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利率接近该位置,建议机构谨慎为妙。
- 上一篇:m顶是什么意思?m顶的含义
- 下一篇:国家医保局联合公安部打击欺诈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