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史上第二大单月净卖出!外资为何不计成本逃离
星矿资金数据显示,本月北向资金净卖出金额排名历史单月净卖出金额第二位。截至本月底,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金额为19866亿,环比上个月减少2.8%。
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北向资金净卖出前10的月份中沪指基本均为大跌走势,仅一次上涨和一次跌幅小于4%,其余8次当月跌幅均超过4%,2015年7月股灾期间单月跌幅更是高达14.34%,可以看出北向资金的大幅净卖出一般都会对沪指走势产生较大拖累。
对于北向资金本月的大幅净流出的原因,东兴证券研报表示,与2022年3月期间类似,本次北向大幅流出主要受到美债上行压力影响。目前10Y美债到期收益率已突破4.2%,虽然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但9月CPI增速位于8.2%高位背景下美联储票委并未整体转鸽,近1个月内北向仍有流出压力。
国盛证券则表示,预计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或为核心动因,大国博弈不确定性的抬升、国内疫情散发对经济的持续制约也是难以逃避的重要背景。
具体到个股来看,星矿资金数据显示本月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和净买入金额前十个股如下:
从净买入前十的个股来看,概念股最多,锦浪科技、派能科技、亿纬锂能、天齐锂业、阳光电源5只概念股位居前十中。另一方面来看,净买入前十的个股累计买入金额均不大,位居第一的迈瑞医疗本月累计获外资净买入9.31亿,而累计净卖出前十的个股中净卖出金额均超过10亿。
从净卖出前十的个股来看,大多数个股均为“大而美”的白马股,其中本月遭外资净卖出154.89亿,净卖出金额明显大于其他个股。另一只白酒股五粮液位居净卖出第三位。从这些个股所属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银行、非银和家电,这些行业的共性均为外资长期重仓行业,近期减持方向则进一步向重仓头部集中。
国盛研报表示,考虑到内外货币政策错位,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短期人民币或继续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外资的抛压短期可能仍将面临,因此外资重仓行业近期仍需注意风险防范。
此外,外资持股金额较大和占比较大的个股也有可能成为近期外资重点的减持对象。
对于后市外资对市场的影响,国盛研报表示,中长期看,外资阶段性抛压难改长期向好趋势,无论是海外衰退带动美联储政策转向,还是国内经济有效复苏带动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均将逐步熨平“外紧内松”的货币政策错位,人民币贬值压力均有望逐步缓解;况且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尚未停歇,国际指数的纳入与扩容也仍处早期,显著低配格局之下,“水往低处流”的长期逻辑尚未改变,空间与时间均站在 A 股这边。
二、板块个股主力大单资金
从板块表现来看,智慧政务、网络安全、、数字货币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机场、TOPCON电池、旅游酒店等板块跌幅居前。
从主力板块资金监控数据来看,仅3个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板块净流入居首。
板块资金流出方面,大金融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居首。
从个股主力资金监控数据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的个股中医药和概念股较多,恒瑞医药净流入位居首位。
主力资金流出前十的个股中白马股较多,格力电器净流出居首。
四大期指主力合约中,IH、IC、IM主力合约多空双方均减仓,且多头加仓数量均大于空头。IF主力合约多空双方均加仓,空头加仓数量明显大于多头。从增减仓动作来看,今日期指空头占据一定优势。
龙虎榜机构榜单上榜个股明显增多,多只信创概念股获机构买卖。其中获五家机构买入近1.5亿,星环科技、数字证通均获机构买入超7000万,中科江南获机构买入超5000万。此外,雄帝科技、科创信息、南天信息三只信创概念股则遭机构卖出。
其他个股方面,基建股浙江鼎力获四家机构买入超1.6亿,次新股欧晶科技再获机构抢筹,四家机构买入超1.4亿。航运股招商南油遭四家机构卖出超2亿,造纸概念股太阳纸业遭四家机构卖出超亿元。
- 上一篇:首次推出的“孔庙书市”有多好玩?
- 下一篇:匠承宋韵 启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