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中国制造十年进化论|宁波:单项冠军之城的别样晋级路

时间:2022-11-03 11:16 阅读:

  、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套精密模具加工图纸出来后,离不开高精密的切割丝,这根精细到几乎看不见的“丝”,通上电后锋利无比,变成神奇的“锯子”,实现对模具主板、成型零件、刀口冲头等的加工。

  2015年,博威集团成功收购德国贝肯霍夫公司,并与之联合成立了博德高科,沿袭了德国的技术、标准,从过去以中低端的黄铜丝为主,到推出更为高端的镀层切割丝,从原有的0.33mm做到0.015mm,切割加工的精度达到微米级别。

  在高端铜合金领域,博威向国际领先企业看齐。过去,寻找新材料,是凭直觉和反复试验不断试错,随着化学复杂性及不同成分组合可能性的增加,不断试错方法的实用性正在降低。

  如果靠传统试错方式缩小和国际领先企业的距离,难度很大。博威在4年前,开启了数字化研发,依靠在特殊合金领域20多年深耕积累的研发数据,利用仿真和机器学习技术,将现实中产品生产的全流程设备工艺搬到了数字世界中,并与现实中一一对应,提升了产品研发效率。

  而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的技术升级路径,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观察。从小五金厂,到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商和先进塑机技术提供商,海天经历了近半个世纪。

  2021年,海天塑机全年出口量首次突破1万台,走过了一条从生产塑料凉鞋及装备,到注塑机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路,年产值超200亿元。

  “海天集团抓住了两个机会窗口,一次从小型液压到大型液压,抓住了机会就上了一个台阶,第二次从液压机到电动机,又上了一个台阶,这家企业很善于抓住技术变革的节奏。”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彭新敏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开放带来规模庞大的塑料加工设备市场需求,吸引了世界领先的注塑机跨国企业来中国投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海天通过与德国公司合作,研究消化吸收了高性能的大型注塑机技术。

  进入21世纪,注塑机开始向高精密度方向发展。国外注塑机企业熟悉中国市场后,在一些高端技术的转让态度上越来越谨慎,海天就在企业内部开始了对全电动注塑机的自主探索。

  但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客户购买的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频频出现机器运行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制品精度低等问题。

  为了突破全电动注塑机技术瓶颈,海天决定采取跨国并购进入全电动领域。2007年收购德国注塑机研发公司长飞亚。通过中德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突破性技术得以解决,机器性能得到提升。

  此后,海天又通过多种方式不断“进化”。比如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解决精密塑料注射成型的关键工艺。

  作为宁波“进化”路径不同的“单项冠军”企业,事实上,都经历过技术研发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困顿中,各显神通。或自主探索突破技术封锁,或与高校共同研发,或参与国家项目开发前沿技术等。

  自2017年以来,宁波围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开展两轮升阶式的系统谋划,形成了“‘四基’产业—单项冠军企业群体—单项冠军之城”的升级发展路径。宁波扎实的产业基础、政府对科技研发项目的政策支持,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宁波,不仅有一颗颗“单项冠军”明星,也有大批冉冉上升的新星。这些新兴的创业企业,正蓬勃生长,兰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这家由多位工科海归博士领衔的科技企业,以行业领先的浸没式液冷散热技术为核心,辅以自主研发的多种高效导热液体材料,为PC、IDC、投影仪、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5G基站等众多领域提供完整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和散热产品。

  2020年,兰洋科技创始团队获国家工信部“创客中国”全国大赛第二名,被引入宁波发展。“我们看重这个团队,一方面是他们在做的是数字经济新基建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都有积极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创始人团队展现出的创业热情,非常投入,他们晚上有时候就住在公司。”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发展局局长廖忠铃说。

  兰洋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梦骋告诉

  甬江之畔,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从5人团队起航,一头扎进病媒生物精准防控领域的创新研发中,在这个细分行业深耕细作10余年。

  2012年3月,大央第一代植物精油驱蚊缓释片成功研发出炉,驱避率达到预期效果并进入市场。2015年6月,大央科技自主研发的LED灭蚊灯泡面世,获9项专利,打开了欧美市场;2017年,大央自主研发的灯珠封装技术面世……

  与国内大部分企业销、产、研的顺序不同,大央科技是先研发,再生产销售,“前几年我们会比较辛苦,这几年在技术方面,其实越来越顺利。”创始人郑军告诉

  新兴领域的企业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宁波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提供着“宁波思路”——价值链端攀升的同时,又保留了原来的制造优势。

  “一方面企业会加强品牌和研发,这两端附加值高,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同时在制造这端又不放弃。不放弃主要是两种路径,一种是宁波本地劳动力成本高,就依靠更多先进数字化的支持,另一种可能就是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地方,以此来保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依然在发挥。”彭新敏说。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作为沿海“三来一补”的桥头堡之一,迅速跃为“制衣王国”。这里诞生了提供从面料织造、染色、印绣花、裁剪缝纫一站式服务的服装代工巨头——申洲国际,也崛起了雅戈尔、太平鸟、爱伊美等自主品牌服装企业。

  2000年前后,太平鸟集团将资源资金倾斜于研发、设计和销售,剥离制造业务,走了一条轻资产、强品牌、重创意的路子,近年,太平鸟和华为合作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展开;在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一线成型电脑横机转起来,一根纱线进去,不到一小时,一件衣服就完整地出来了;雅戈尔也打造了数字化智能化样板工厂。

  变迁升级也同样反映在宁波的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等核心传统产业。廖忠铃对

  近十年间,宁波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制造业于城市的重要定位,宁波从未放松。“政府有意识地在引导传统产业往先进制造业发展,从简单的传统机械向现代化、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去转型。”

  不同行业领域、不同企业创新能力不同,智能化生产技术条件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宁波采用了分层级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公布了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未来工厂名单。随着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告别试点头衔,宁波的未来工厂数量已达到6家。

  回顾2012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引导、激励制造工厂用机器替代简单、重复、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至此,一场制造车间内的变革在浙江全省展开。

  随着时间推移,机器换人解决的只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问题。2017年开始,宁波启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三年“两个全覆盖”行动,通过开展打造智能制造点线面模式,推动完成更高阶的智能化改造目标。

  2021年4月14日,浙江宁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子公司Zeekr生产线。视觉中国 资料图

  核心做法是,在点上,鼓励企业针对关键生产工序和关键工艺环节开展机器换人;在线上,鼓励企业开展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在面上,不断引导与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

  很快,在最初点线面分层级推进的模式下,智能化改造理念在宁波的企业间加速渗透并发挥出效应,为制造业来了一次全新升级。

  目前,围绕“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目标,宁波启动智能制造提速创新行动,引领更多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主动智变升级。最新印发的《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行动纲要》,聚焦了多个重点领域零的突破。

  宁波山海相依,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先民涉海的木浆,见证着数千年逐海而居的追寻,余姚江、奉化江汇合成甬江,滔滔而去,流入东海。

  1984年,宁波市开放,1987年,宁波成为国家首批计划单列市,凭借着港口资源与地理条件,以及“宁波帮”人士的助力,曾经是海防前线的宁波,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从第16位到12位,这是宁波经济总量的迅速跃迁。2021年,宁波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万亿元,居浙江首位;这一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6298亿元,升至全国城市第7位。2021年,宁波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六;规上工业企业数现已突破1万家。

  传统制造业向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单项冠军”企业专注赛道迈向“更精”,新星企业技术市场“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