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保险科技成资本“掘金”之地
近几年,AI人工智能、大消费、医疗、区块链等方向都成为投资的热门赛道。但是也同样面临投资周期长、监管严、泡沫大、难落地等困境。目前市场上好的标的相对稀缺,基金会更加倾向于确定性高的企业。保险科技行业因需求大、落地快、市场教育相对成熟等特点备受资本关注。
记者梳理了近年来保险科技行业的投融资现状发现,近10年我国该行业共发生12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总投融资金额超727亿元。2011年至2014年获得融资的保险科技企业较少,2016年为88起,此后成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中国保险科技融资事件数为37起,相较于2016年减少51起。
中国银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市场分析处处长王磊在5月23日时曾披露,目前我国共有146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财产险公司74家,人身险公司72家,2020年共实现保费2979.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行业总保费的比例为6.58%。
今年年初,中金公司(53.090, -0.81, -1.50%)发布研报称,按照2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估算,预计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接近3.3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10年,保险科技将迎来万亿规模的增长。
目前,布局健康险的企业可以细分为三个“阵营”:一是当下各大保险公司积极布局健康险,抢占健康险市场,中国人寿(29.660, 0.51, 1.75%)、中国平安(53.010, -0.70, -1.30%)、新华保险(40.380, -0.19, -0.47%)等传统险企陆续下场;二是传统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积极涉足健康险领域,腾讯微保、阿里蚂蚁保险,利用母公司的流量入口具备天然优势;三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险科技产业链公司也开始布局,包括众安、水滴、泰康在线、元保、小雨伞等。
近日,“元保”公布消息称,其C轮融资了近10亿元,这也是元保上线以来的第四次融资,本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凯辉基金、山行资本、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SIG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实现可以覆盖全流程、各环节的智能化保险服务。
当下人们越来越习惯数字化和个性化消费场景,出现了很多全新且复杂的特征,比如自我主导、注重体验、强调个性化需求等,“千人千面”成为了新标配。保险行业也从“互联网+”跨入了“智能+”的新赛程。在新赛程、新背景下,消费者、行业从业者都有了变化。
专家表示,保险经纪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底层技术非常复杂,特别是在‘千人千面’的匹配效率上要求很高。比如,不同的广告匹配不同的保险产品、区分白天和夜晚的营销受众、用文章还是视频去影响他们,这些都不是随机的,而是需要一整套算法去支撑。
具体来说,大数据让用户画像变得清晰,更利于精准推荐,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比如利用大数据共享信息,不仅提升了高风险的人群的识别效率和准确度,避免带病投保,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保险产品。
- 上一篇:股票频繁买进卖出好吗 股民朋友应该怎么操作?
- 下一篇:剖析如何应对股市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