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美债为何又“吃香”了?时隔4个月,中国再度增持

时间:2021-09-18 14:50 阅读:

  数据显示,7月份欧洲日本国债收益率“差强人意”,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2955%跌至-0.4580%,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042%跌至0.019%;这令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即便下跌约24个基点(至1.2256%),其绝对收益率依然在全球极低利率环境下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

  一位熟悉海外央行全球债券配置策略的美国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部主管向记者透露,目前多数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都不认为10月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将爆发,因为美国执政党可以通过和解程序解决调高国债债务规模上限等挑战。

  TIC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海外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规模达到创纪录的7.54万亿美元,当月持仓规模较6月份环比增加462亿美元,保持连续四个月增长,表明全球各类投资机构也不认为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将爆发。

  “其实,7月海外央行与投资者继续增持美债,很大程度是基于对冲美股下跌风险的需要。因为市场普遍担心美联储缩减QE将令美股估值下跌逾10%。”这位美国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部主管向记者表示。整个7月,海外投资者净抛售343亿美元的美股,创下2007年8月以来的第二大月度抛售规模。

  “尽管美债违约风险犹存,但美国持续泛滥的流动性却给予美债很强的支撑。”他强调说。只要美联储每次逆回购操作规模均超过万亿美元,众多海外投资机构就会笃定持续泛滥的美元流动性将涌入美债市场,令美债价格易涨难跌,形成新的投资安全垫效应。

  上述华尔街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7月中国转而增持美债,的确有点出乎市场意料之外。究其原因,7月以来美国财政部多次警告若美国两党迟迟没有在调高美国债务规模上限方面达成共识,10月美国国债将再度面临违约风险。

  “但是,当时全球极低利率环境提振了美债的吸引力。”他指出。整个7月,欧洲主要国家国债在负利率越陷越深,日本国债收益率无限接近零,令众多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再度“拥抱”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美债,以维系债券持有到期策略的较高回报。

  此前受托海外央行资金管理的大型资管机构都担忧美国通胀率持续上升(令美债收益率均值上涨),一直在逐步减持美债。但7月起,他们转而接受美联储的观点——美国高通胀状况可能会在年底减退,因而对美债进行补仓或空头回补。

  在道明证券美国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看来,随着7月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对收益率的追逐主导了海外央行与全球投资机构的债券配置策略。众多利差交易资本与投资机构开始追逐收益率更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国债与美国国债。

  “这背后,是他们不认为10年美国国债会遭遇违约风险,甚至部分投资机构认为美国两党针对美国国债规模上限调高的争论,反而迫使美联储不敢轻易扣动缩减QE的扳机,令美债价格获得更强的支撑,呈现更强的投资安全垫效应。”

  美国大型投资机构古根海姆投资公司(Guggenheim Investments) 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由于美国两党在提高债务规模上限方面争论不休,美联储可能会将缩减QE的时间推迟至12月,这将进一步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令美债价格走高)。此外,5 年期与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利差较去年8月更低,表明市场对美国高通胀的预期趋降。

  一位美股经纪商透露,相比美国本土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仍在追捧美股持续刷新高,海外投资者从7月起开始持续逢高减仓。究其原因,一是美股此前大幅上涨已造成估值偏高,存在较高回调风险,二是他们发现本国股市正因经济复苏呈现更高的上涨动能,相比估值偏高且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美股,本国股市更具高收益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