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行业“大拿”纵论智能制造
“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说‘用智能化武装到了牙齿’。”诺贝丽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亚洲副总裁(汽车业务)刘清介绍,他们公司虽是一家生产铝材的传统企业,但很注重智能化建设,制造工艺、客户关系维护等均已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9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1年最新一批入选的21个“灯塔工厂”名单,位于秦皇岛的中信戴卡铝车轮工厂在全球上千家候选工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中信戴卡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智能化项目部经理李世德说:“我们实现了全流程虚拟研发,从原材料输入到产品输出,全程无需人员接触。”
目前,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制造的“甜头”。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刘浩介绍,智能化让他们公司下降了管理成本、提升了良品率,最终提升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嘉宾们各抒己见。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业内“领头羊”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潮下,其选择合作伙伴并非一味盯着大企业。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工程部部长茅卫东的观点很具代表性。他说:“特别欢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参与我们公司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中,我们希望与实力型中小企业深度携手、协同发展。”
大家还讨论了在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要求下,以及在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或瓶颈。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技术部总监王迎斌认为,传统汽车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软件,汽车内置软件的评价是一个难题。
此外,目前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但汽车复杂零部件的自动化装配却不易实现,同时,现阶段智能制造所涉及的高质量、高精度设备,不少还依赖进口,国内专业智能制造人才也比较匮乏,急需更多高校加强相关人才培养。这些,都是企业“成长的烦恼”。
- 上一篇:新三板领先券商申万宏源将加大战略投入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
- 下一篇:石油股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