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推荐

发挥“辐射力”nbsp;打造“文明圈”:nbsp;云霄教育系统助力全国

时间:2023-01-28 19:50 阅读: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靓丽、最温润的名片。作为福建省文明校园,我校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创建工作,通过在校园张贴文明标语、制作宣传栏,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发放倡议书、告家长书等形式积极营造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加大师生、家长知晓率,提高参与热情。”近日,笔者走进云霄县实验小学,该校校长吴顺国介绍道。云霄实小已连续六届荣获“福建省文明学校”称号,蝉联两届“福建省文明校园”,2021年被推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作为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和重要窗口的教育系统,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云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意识到教育系统在云霄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尽己之力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是每一位教育工创文明城,做文明人,用心、用爱,点亮“有温度”的文明,是该县教育系统整体创城工作思路。在此总基调下,让文明花朵开满校园,学校成为文明之风辐射源,文明新风尚春风化雨润人心田的助力创城活动在云霄广泛铺开,同步发力,凝聚合力,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营造了“人人出力,全民给力,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一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出实招。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安排精兵强将、业务骨干和专业能手指导校园文明创建工作。健全“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局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指导基层学校创建工作,并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系统作风整顿及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围绕提升机关行政效能、深化志愿者服务工作、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切实保障文明单位建设顺利推进。教育系统各单位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迅速凝聚创建共识,形成攻坚合力,解决创建工作“顽疾”,打好创建工作基础,抓重要载体、氛围营造、规范建档、查漏补缺、督查督导,推动教育系统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扎扎实实完成创建工作。

  二是在队伍素质提升上下实功。夯实目标,凝心聚力点亮“文明之基”。将文明创建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在每一个细节确保“看得到”“说得清”“做得好”,努力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任务。以党支部为依托,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培训、专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等方式,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参培率达100%。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师生开展以“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一盔一带,平安童行”“我为创城做贡献”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提升干部、教职工文明素质。

  三是在丰富活动载体上求实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作为提升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把创建工作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结合,健全完善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锻造落细落小落实的能力,切实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为指挥棒,通过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健全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多层面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具体形式与方式,努力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化,提升教育发展内涵,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组织云霄县师德师风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理念深入人心。与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相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40所学校被评为“云霄县绿色学校”。县教育局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

  四是在改善教育民生上办实事。开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优质提升、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城区学校扩容、农村薄弱校改造项目等建设任务。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所有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100%。2022年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续建、新建教育补短板项目有7个。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3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2022年上半年,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核增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5145.6万元。2022年春季云霄县共发放各类资助金额826.4575万元,受益学生8414人次。

  志愿精神化春风,文明之花满云城。2022年以来,云霄县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投身创建工作最前沿,聚焦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方位创建,吹响创城“集结号”;围绕考点压责任、着眼重点求突破、疏通“堵点”求效能,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以“志愿红”点亮“文明城”,扮靓城市“面子”,做实文明“里子”,让城市文明从校园起源生根。通过师生之手,践行校园文明力量之美;小手拉大手,以一校之美带动一城之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为助力云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教育力量。

  文明,是每个人需要从小养成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云霄县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文明城市创建行动”,全面推进青少年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让文明之风出于校园,让规则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一所学校就是一座阵地,让文明在校园中起源生根。县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文明而温暖的人,努力打造“文明校园”,从源头培养“文明市民”,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云霄实小等校园内,学校在每间教室设计并安装了个性化的书包柜,让学生放置书包和杂物。多功能图书馆、创客空间、沿河景观带,每个教学活动场地都干净整洁,体现着文明的匠心。该校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创城宣传教育提升4大行动,营造文明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创建水平,为师生营造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城市文明,从校园中起源生根。

  以校园为基点,打造校园周边“文明圈”。云霄县组织各校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党员志愿者等分片包干管理校内外网格区域,构建形成三级网格管理责任体系。各校组建师生文明志愿团队,以校园为基点,重点排查周边200米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交通、摊贩、商铺等存在问题,确保“一日三巡”。对发现的问题,学校通过校园周边环境问题联系单工作制度及时反馈解决,对动态问题做到“一日一清”,稳步提升校园周边环境卫生、规范经营水平。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清理流动摊点8起,收缴非法出版物23本,完善交通安全设施2处。云霄县发放告家长一封信及各类宣传单30万余份。加装校园重点部位的监控346台,改造学校安全防护设施181处。校园专职保安、校园防撞设施建设、校园一键式报警器和监控与公安局联网4个配备率均达100%。云霄县91%学校通过新一轮“平安校园”达标创建。

  一队带动一圈,让文明外延。县教育局、七彩虹志愿队、彩虹公益、彩虹社工中心等单位组织99支教育志愿服务队,结合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安全宣教、千名教师访万家、暑期三下乡、课后服务公益培训、红色文化进校园等中心工作,紧紧抓牢网格工作线、学校工作线、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线、校外教育和培训机构工作线、学校工作线、督查问责工作线、宣传工作线七条工作线并行,组织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广泛参与创城“攻坚”行动。创建“文明啄木鸟”群,引领他们用“尖喙”“亮嗓”和“热心”为城市文明“挑刺”,明察暗访,建言献策,记录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着力寻找城市文明的美丽风景,传递城市文明中的满满正能量;深入开展志愿服务、道德讲堂、优秀传统文化等宣传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引领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尊道德、讲道德、守道德,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云霄县教育系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8000余人次,惠及师生群众3万人次。一个个由校园向外扩散的校园“文明圈”正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校园文明,正不断向校园之外辐射延伸。

  家校联动,让文明从校园走进千家万户。“爸爸,老师告诉我们不能随手乱扔垃圾的!”“妈妈,吃剩的饭菜属于厨余垃圾,要单独装进厨余垃圾袋,扔到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面!”同学们将在学校里学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班队课中学到的文明知识带回家中,和父母一起践行遵守,引导家人共同知悉、积极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文明创建“出校园进家庭”,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各校利用新媒体、校园广播、校园内外宣传橱窗,广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明礼仪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广大学子争当文明品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各校还依托家长学校、家委会等载体,将垃圾分类、家庭文明教育等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的宣传教育,通过家校联动的形式,送进“千家万户”。

  通过校园内部向校园周边“辐射”文明环境;通过广大学子向广大家庭“辐射”文明的精神和理念,云霄县教育系统正不断发挥着教育的文明“辐射力”,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校园内、在校园周边,文明而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创建让生活更美好!云霄结合创城活动,充分依托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等“六个好”的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一是挖掘理念文化。充分重视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设计,力求使校训成为广大师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歌成为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徽和校标成为学校良好形象的展示。二是宣扬传统文化。通过“听、看、读、抄、讲”等方式,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渗透,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领悟“传统之美”,使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及家国情怀。三是提升环境文化。各校立足绿色、人文和文化的高度,努力构建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以生态式的优美环境促进学生乐山爱水;校舍有艺术美感,以格调大方、造型大气、装饰大雅的建筑之美熏陶学生;绿化有人格寓意,能引发学生托物言情,咏物言志,以物感心;文化景观有“故事”,尽力让学习内容在校园成“象”、成“型”,成为课文掌故、历史经典的再现、延续和创生;着力建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室舍文化、廊道文化、餐饮文化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熏陶。

  创建“三结合”体系,擦亮“文明摇篮”名片。文明宣讲,校长走在前;亲子诵读、师生阅读,每一朵文明之花都写满诗意。云霄教育人用心用爱,托起了“文明摇篮”闪亮的名片。云霄县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灵魂和根本,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青少年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创城助力。充分发挥出“辐射源”“加油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