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推荐

理想已照进现实?

时间:2024-02-27 19:24 阅读:

  2月26日晚间,理想汽车,同比增加172.7%;车辆毛利率21.5%,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收入总额1238.51亿元,同比增加173.5%;毛利274.97亿元,同比增加212.8%;净利润118.0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以2022年国内车企财报数据为例,国内上市的整车企业年收入超过千亿的仅有六家,分别是上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而其中净利超百亿的企业只有上汽集团和比亚迪。也就是说,2023年理想汽车成为国内第三家净利超百亿的车企。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取得千亿营收和百亿利润靠的并非“走量”而是靠37万元的成交均价。这一价格显然已经打入了以BBA为代表的传统中高端燃油车的价格腹地。

  当前,理想汽车推出的三款产品的价格均在30万元以上,且为增程式混动产品,包括位于40万-50万元的价格区间的全尺寸的理想L9,位于30万-40万的价格区间的理想L8和理想L7。按照计划,今年二季度理想将推出L系列的第四款产品L6,该车是一款中型SUV,售价在20万元-30万元区间,是当前L系列产品中定价最低的产品,竞争对手包括Model Y、宝马iX3、X3、奔驰GLC、奥迪Q5等。

  拿2023年BBA的销售业绩或许可以反衬出理想汽车在2023年的高光。据智通财经了解,2023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国内分别交付了76.5万辆、82.5万辆、72.9万辆。BBA三家整体销量较2022年同期出现反弹。

  但从整车售价来看,2021-2023年,BBA三家整车成交均价出现三连降。以燃油车宝马3系为例,2022年3系的成交价集中在30-35万,这一价格带销量高达15.1万辆。但在2023年,宝马3系在这一价格区间销量则只剩1.5万辆,大约13.2万辆的销量下移到了25-30万元的区间。而在BBA弱势的新能源领域,宝马i3的官方指导价为35-41万元,然而在上海地区的裸车报价只有24-28万元,不如理想同价位的L8车型。

  虽然理想对BBA的市场冲击给消费者带去的震撼,远不如比亚迪整合供应链对国内合资品牌发动的“798秦王扫六合”行动,但在业绩验证下,二级市场对理想的中高端路线还是相当认可。

  智通财经观察到,在年报业绩披露后,2月26日理想汽车美股股价大幅收涨18.79%,报41.34美元,创下今年以来的股价新高。2月27日,理想汽车港股接力大涨,开盘后公司股价高开高走,最高涨幅一度达到25.45%,股价也站上175港元,已接近此前创下的上市以来股价最高水平。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2023年,理想汽车凭借L系列三款车型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82.2%,达到37.60万辆,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

  实际上,营收千亿净利百亿对理想汽车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要想成为汽车巨头,未来走向海外获得全球市场认可不可或缺。

  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接近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7%。

  但在这个喜讯的B面却是作为日本汽车王牌的丰田集团以1123.3万辆的全球整车销量,在2023年继续超过大众集团,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而根据此前丰田汽车公布的2024上半财年财报,其营收为21.98万亿日元,净利润为2.59万亿日元,同比大幅增长121.1%,折合人民币1296.5亿元。

  参考丰田发家史以及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体量和“内卷趋势”来看,新能源车企要想做大做强,出海几乎是必经之路。

  从市场渗透率层面来看,根据Marklines数据,2023年10月,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24.7%、22.5%、21.7%、9.7%,远低于国内。但在欧美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规划驱动下,燃油车禁售是必然趋势,因而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根据此前的欧洲车市市场调研,2023年前11个月,欧洲新车销售占比中,纯电车型占比已达16.3%,超过柴油车型,加上插电混动车型的8.1%市占率,欧洲目前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接近1/4。

  而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根据Cleantechnica数据,2023年11月及1-11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Top2均为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其中11月两者市场份额合计13.0%,前11月市场份额11.7%,相比其他车型占据绝对优势。可见,欧美市场除特斯拉外缺少强力竞争对手,热销车型集中在25万元以上,竞争环境相对明朗。

  不过去年7 月,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曾微博上发文表示,“2025 年之前理想汽车不会做海外市场,会集中全部资源实现 2025 年的目标。”但同时,李想也表示“7 月前两周,私人平行出口了 200 多辆车,详细调查后发现以出口中亚和中东为主。” 而在近期,市场也传出理想汽车将在2024年中东北非市场探路的信息。

  实际上,如果理想提前出海并不奇怪,毕竟从2022年开始,国内汽车出口就已明显提速。而在逐渐内卷背景下,海外市场也成为中国品牌汽车新的救命稻草。对于理想来说,和国内一众传统车企相比,理想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精准洞察到国内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但未来在海外市场上,理想能否靠增程式混动技术以及配置优势拿下海外消费者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