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推荐

[基金基础理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03 12:29 阅读: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是那些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这些收入还不足以完全覆盖其单位的经常性支出,因此需要国家预算拨款来补助差额的单位。

  1.资金

  2.管理特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这些单位需要逐步减少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人员费用: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中,人员费用通常由国家财政拨款支付,而其他费用则由单位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通常占60%,非固定部分占40%。

  4.适用范围: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适用于那些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区别: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等。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扣支出,不足的部分由国家财政进行拨付,且列入国家预算的仅是自身收支之间的差额部分,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存在的变动可能性较大,因此也影响着工作的稳定性。全额事业单位则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选择职业和单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看重的方面以及全额和差额事业单位的优势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