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福州春粮面积、总产、亩产实现“三增长”,夏粮面积稳中有增
随着农事紧锣密鼓地开展,福州多地完成春收,早稻种植插秧也已扫尾收官。
今年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形势较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
春收的号角在长乐区湖南镇仙富村吹响。近日,村里700多亩马铃薯迎来了收获期。扒开疏松的沙壤土,一个个圆滚滚的马铃薯翻了身,大的连巴掌也握不住。这是最后一批马铃薯,亩产得有2500公斤到300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季!基地负责人黄青说。
今春以来,福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层层压实责任,不误农时抓生产,稳面积、保产量,全力以赴打好、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5月初,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7.76万亩。其中,春收马铃薯、豆类等春粮播种面积18.58万亩,产量5.48万吨;夏粮播种面积19.17万亩,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好政策、早落实。早在4月底,福州市已全面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把一次性补贴1438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市县两级纷纷拿出真金白银,以市级粮食八条、水稻种植保险等政策,叠加各县区惠农措施,让种粮农户能获利、多得利,提高种粮积极性。
四良配套提产能。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陈济忠介绍,目前,福州市正通过推进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等四良的有机搭配,为粮食产能提升增添助力。
良种配良法,增粮又增效。在闽清县塔庄镇坂尾村,良种、良法组合搭配收获实效。坂尾村槟榔芋—超级稻水旱栽培模式已成为多数农户选择,一年水稻,一年芋头,破解了连续单一品种耕作的弊端。
提升种粮效益,农田还得是良田。针对耕地地力保护,福州市打出治理耕地抛荒组合拳,不断建立健全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效机制,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在闽侯、福清等地,通过平整田地、修机耕路、通灌溉水渠,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加快推进。同时,运用无人机飞播、农业气象物联网+VR/AR、实现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农田建设不断深入,让会种地变成慧种地。
眼下正值中稻插秧关键期,在福清海口镇东峤村,农机手熟练地操作插秧机,为水田披上绿装。我们2000多亩田地全部以机插秧为主,日均插秧近百亩,到5月底就能完成,效率可高了!信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宝钦高兴地说。
今年春季,福州市组织投入春耕生产农机5964台,组织实施水稻机耕10.4万亩、机插5.5万亩,带动农机作业效率和种植成本一升一降。
市农技站站长卢文坚表示,时下仍不可放松,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增加科技护粮、增粮措施。
除粮食生产外,福州市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进,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量较去年均有所增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序推进,及时开展禽流感H5、H7和非洲猪瘟等病原检测,筑牢免疫屏障。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精准指导、压茬推进,奋力实现夏粮首战告捷,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