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要闻

有券商科创板开户激增2倍 四问科创板:进入技术性牛市?

时间:2022-06-06 21:52 阅读:

  中,面不算强烈,外围则是先扬后抑,意味着市场怎么走主要还是得看自身的节奏。

  因此,华金证券认为,总体来看,市场仍没有盲目乐观的本钱,大盘3200点附近大概率将波动加剧,“等你以为回调不动时,或许真正的风险就来了。”

  三问:历史重演,当前科创板更像谁?

  不过,针对当前科创板究竟是否更像2012年时的创业板,有趣的分歧也在卖方分析师间展开。综合来看,认为当前科创板更类似2012年创业板的券商,相应给予了科创板后续走势相对更乐观的预期。

  其中,认为二者有七方面的相似之处,包括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定位和结构、盈利水平、估值水平、资金配置以及筹码结构等。认为,科创有望类似2012年的创业板,成为率先突围、引领新一轮上行的主线方向。

  首席策略官陈果也表示,当前科创板与2012年创业板牛市前夜环境类似。科创板是成长风格的板块性机会,目前在基本面、资金情绪以及政策环境上,均体现出相似之处。

  陈果同时表示,中小盘成长方向下,科创板在行情表现与估值调整方面与2012年的创业板神似,在具备高确定性景气优势、高估值吸引力和有利政策环境的条件下,科创板后续有望走出与2013年创业板相似的独立行情。中期看,A股将神似2012下半年-2014上半年:总量增速偏弱,流动性充裕且不断改善,成长风格占优,中小盘风格占优。

  也认为,对创业板和科创板归一化处理后,早期指数走势呈现出较强相似度。其中,创业板自2009年10月推出,指数持续调整至2012年1月并于2012年12月二次探底后开启牛市;创板自2019年7月推出,指数持续调整至2022年5月,持续调整近3年后,当前PE-TTM同样接近2012年的创业板。

  浙商证券表示,回顾十二五期间的创业板,展望十四五期间的科创板,产业分布的鲜明时代感是核心共性,换言之,创业板映射了十二五期间的互联网,而科创板映射了十四五时期的先进制造。与此同时,两者的次新股属性又强化了估值水平和基金持仓的变动规律。

  不过不同于前述三家券商,民生证券则提出“科创板不是2012年的创业板,更有可能是2021年1-2月的恒生科技”的观点。

  民生证券表示,不否认科创板估值上已大幅降低的事实,但实际上,机构投资者在两个时点的认知是存在明显差异的:2012~2015年创业板牛市背后也是投资者挖掘新的产业趋势凝聚“新共识”的过程,彼时创业板的行业在主板中并不被投资者所重仓。而当下投资者对于科创板的持仓,恰好与在主板和创业板的配置行业高度重合。这更多类似2021年初港股互联网巨头和消费类核心资产之间的相似与关联。

  民生证券认为,未来对科创板的相对乐观假设是2021年1-2月的恒生科技股行情,基于某种“刻舟求剑”的共识带来的市场大幅波动,对投资者带来极高的交易考验。真正历史级别的机会,往往会启动于不被共识认可的领域中。

  四问:应该如何配置,该买科创50还是科创ETF?

  如果说2019年至2021年是硬科技投资的1.0时代,那么展望未来3-5年,浙商证券认为,硬科技投资进入了2.0时代。“选对子赛道”,是2.0时代的核心特征。

  浙商证券表示,新成长,主要具备产业新、公司新、筹码新的特征,这批公司恰好映射了、、国防、、、生物医药等方向的子领域更迭。

  回顾1996-1997年、2005-2007年、2013-2015年和2019-2021年四轮牛市,每轮牛市下十倍股都具有鲜明的产业共性。换言之,主导产业崛起是牛市的底层逻辑。

  展望十四五,以半导体、新能源、国防装备、、、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硬科技是最具时代感的产业,并成为进入2.0时代后,需要格外关注子领域的分化。

  陈果表示,总的来说,市场中期面临总量增速偏弱,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环境。从市场整体看,短期A股市场在“黄金坑”反弹行情之后,悲观预期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修复,后续也需要注意一些来自基本面以及海外形势的挑战。

  从结构看,陈果认为,成长领军的风格特征还将继续,虽然科创板短期快速上涨,但从中期角度依然值得战略性重视,后续逢调整可考虑再布局。

  国泰君安建议,针对科创板企业,可考虑如下几个指标:其一,发行价是否不高于20元;其二,首发自由流通市值是否不高于15亿元;其三,上市前一个月行业涨幅是否位于所有行业前十;其四,上市前一周内新股破发率是否不超过25%;其五,上市时是否已盈利。相对而言,符合条件越多的个股收益率表现更好,反之则更考验投资者选股能力。

  此外,如果不直接选择股操作,该买科创50还是科创ETF?更多行业人士认为,科创ETF或是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