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监管督促二股东还钱 联迪信息北交所上市被1417万元“绊脚”
查阅信息披露资料,具体而言,德富瑞向沈荣明提供借款3500万元,
这显露出,借助娴熟的资金腾挪术,沈荣明拿下联迪信息的股份所支付的款项基本都是来自于联迪信息本身,马向阳支付的款项则通过借款的形式又流回到了自己名下公司。
不仅如此,在上述借款协议到期后,沈荣明再次向德富瑞签署借款协议,将还款期限从2019年4月底拉长至2022年4月底。在收到北交所问询函后,沈荣明主动偿还了全部自德富瑞取得的借款。
而马向阳旗下两家公司1737万元借款在2021年到期后却未及时偿还,也没有“续签”借款协议。公司给出的解释为,有集科技、有集工贸的营运资金较为紧张,为维持上述企业稳定,故而暂未偿还上述借款。
一边享受股东权益,一边进行资金腾挪,这无疑挑动了监管的神经。
多位法律界人士告诉
北交所曾在第二轮问询函中,对公司主要股东所持股份有无权属争议纠纷提出疑问。要求公司说明马向阳实质未支付款项即从德富瑞处受让发行人股权是否具有合理合规性,是否存在股权代持以及利益输送等问题。
对此,联迪信息认为,马向阳不属于“实质未支付款项即从德富瑞处受让发行人股权”的情形;马向阳持有的发行人股权不存在权属瑕疵或纠纷事项,发行人股权结构清晰,不存在影响本次发行上市相关条件的情形。
一方面,联迪信息表示,马向阳受让德富瑞持有的联迪有限股权,通过自有资金支付股权转让款项,相关股权已完成交割和工商登记。同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后亦在定期报告中披露马向阳持股情况,未有第三方就马向阳持股提出撤销股东会相关决定或股权争议事项,相关股东决定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及股权争议的诉讼时效已过。
另一方面,德富瑞向有集工贸、有集科技提供借款,是借款事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影响马向阳持有公司股权的法律状态。针对剩余部分借款,有集工贸及马向阳承诺在上海市解除封控措施后三十日内全部偿还。
从偿还能力来看,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马向阳自2016年取得公司部分股权以来,累计自联迪信息处取得税前分红2010.5万元用于对外投资。此外,他仍有一定金额的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及不动产以及可观的家庭积累。
从其披露信息来看,受疫情影响,有集工贸、有集科技自2022年4月起至今按照防疫要求停工停产,相关财务人员无法到岗,导致其无法通过对公账户及时偿还全部借款。
在此期间,马向阳作为有集工贸、有集科技借款担保人,于5月5日以自有资金代替有集科技还款100万元,分别于5月9日、5月12日以自有资金代替有集工贸还款220万元。
据公告披露,马向阳自今年3月底至今一直在上海处于隔离状态,筹资手段有限,相关还款计划未能全部实施。有集工贸及马向阳作出承诺:在上海市恢复常态化管理、个人封控措施解除后三十日内将剩余借款1417万元全部偿还。
“资本市场不乏资本玩家,利用贷款、借款等方式获取上市公司控股权并不少见,因此在IPO环节,就需要监管当好把关人,企业也要形成穿透式信息披露,从而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有投行人士表示。
从上市委的要求来看,待二股东清偿1417万元借款并核查信披事宜,联迪信息将继续IPO之旅,有望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一员。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经历过暂缓审议的三维股份在落实上市委要求后,近期二次上会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