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京海互联再度减持格力背后:线下代理商与品牌商利益松绑
过,徐自发获得了飞利浦空调中国业务运营的授权,拟在安徽滁州投资建设智能家电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还请原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操盘。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3月,空调产研基地在安徽滁州奠基,该基地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实施,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家用空调、大型商用空调及压缩机、电机等配套设备。其中一期家用空调项目总投资3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能为500万套空调。
上述接近格力电器的业内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
与此同时,上述资深人士猜测,在京海互联减持格力电器部分股权所获资金中,徐自发关联企业所得部分,可以用于飞利浦空调研发基地的投资。
第一财经
线下代理商与格力电器之间利益逐渐松绑,与近年国内家电渠道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也密切相关。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6月25日在2022中国渠道商TOP峰会上演讲时透露,家电渠道结构再遇分化,2022年1~5月,电商平台占比约50%;全国连锁占比约10%;TOP经销商占比约14-15%;社交、直播电商占比约3%;精装、家装渠道占比约5%;超市占比约2-3%;其他渠道占比约14-16%。
面对新的市场和渠道变化形势,格力电器的模式也逐渐清晰、加快落地。格力线下网点向体验、服务转型,空调统一配送与安装,减少渠道和物流环节;与此同时,线下渠道与线上结合,加强用户运营、信息反馈,提升经营效率。
格力电器商用空调经营部部长曹勇表示,2021年格力电器总营收约1900亿元,其中中央空调的营收约300亿元;在中央空调的收入中,家用中央空调的收入达200亿元。目前,行业正进入体验经济的阶段,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体验为内容,给消费者全新体验。通过新模式,广州佛山地区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未来三年内要销售20亿元。
据广佛格力商用空调销售总监王涛介绍,广佛家装市场成长明显,2019、2020年约2.2亿元,2021年达3.29亿元,其中风管机增长速度高于家用中央空调整体的增长速度。2022年1-5月,多联机的销售实现个位数增长,风管机的销售则同比增长超80%。
“格力的优势在大众市场,现在必须抢占的中高端市场。”王涛说,格力家用中央空调的销量在增加,但是客单价与对手相比还有差距。
为了保证口碑,格力家用中央空调在广佛地区,已经推行统一安装、统一配送,节省库存周转的时间与成本。还借此调整渠道结构,找到可直接卖货的经销商,经销商只做销售,安装、配送都交给格力。
即使这样,王涛认为,服务过程的沟通还不够,有的客户抱怨安装时间与其愿望不匹配。因此,格力要进一步升级家用中央空调的新服务体系。
除了统一安装、统一配送、升级基础材料和安装工艺之外,还有“服务到家”的线上管理系统的应用,让配送安装、体验反馈形成闭环,安装师傅也可提高效率、稳定收入。此外,格力还组建了专门团队,提高客户在产品使用后的服务体验。首家VIP运营中心今年6月投入使用。
“行业内卷愈发严重”,王涛谈及未来挑战时说,房地产市场下滑,精装房越来越多,精装空调占比日益增高;报价信息渠道日益增多,竞争激烈;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格力的应对策略是差异化、服务提升和降本增效。采用新工艺安装,装一台格力家庭中央空调,可以至少节约2-2.5小时,使消费者、安装人员都节约了时间,实现共赢。
第一财经
中金公司6月27日的研报认为,格力电器渠道改革有一定效果。受到传统经销商体系的盘根错节影响,格力渠道改革面临的难度很大,改革进度推进较慢,但是三年时间依然取得一定的效果。渠道改革下,格力大经销商或将逐步退出,公司第二大股东京海互联代表大经销商,近期大宗减持股份1.1亿股,即代表了渠道改革有力的推进。
在研报中还认为,格力去库存周期已完成,行业竞争改善。2020/2021年在渠道扁平化过程中,格力不断去库存且取消淡季压库存,即旺季的出货量全年占比会提升。由于低基数影响,格力2022年二季度空调出货量明显好于行业。在去库存期间,格力上游占款减少,公司备货增加,导致经营现金流阶段性不佳。认为,这是阶段性模式切换的影响,实际商业模式健康。
董明珠5月31日在格力电器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格力过去20多年一直采用经销商压货模式,疫情使线上销售模式快速发展,因此格力这两年加快渠道变革。渠道变革对销售影响不大,在此过程中,让每个经销商既会做实体店,又会线上运营,迅速满足用户需求。压货减少,格力用快速配送来替代。以前格力每年有约200~300亿元的空调压在渠道里,有待时间消化。渠道变革后,经销商有多少货、卖多少货,这使格力更有竞争力,消费者要什么,就生产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