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要闻

在市新闻发布会上,县委书记张汉智介绍宜阳的非凡十年

时间:2022-10-15 08:54 阅读:

  9月15日下午,在“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喜迎二十大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区专场上,县委书记张汉智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推介“宜居宜业、富美宜阳”,讲述十年来,宜阳牢记嘱托、奋勇争先,用攻坚精神踩实奋斗足迹,以不懈努力践行生动实践。

  张汉智说,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河南视察,为河南发展定盘明径。省十一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相继召开,省委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市委明确了“都市核心区、环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三大板块,着力推动县域差异化发展。宜阳是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洛阳环都市区重要节点县,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明确“1345”发展思路,务实重干、砥砺奋进,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迈上200亿、300亿台阶,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翻番,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可以说,与全国、河南省、洛阳市一样,这十年是宜阳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这十年,我们加快推动产业转型跨越,县域发展蓄势腾飞

  认真落实市委书记江凌提出的“更好地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统筹起来,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到风口上”等指示要求,着力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抢占先机、换道超车。这方面,我们有四项成果:一是建立了六大创新平台。与浙江颐高集团、浙江大华科技等优质运营商合作,通过融资引资注入58亿元建设颐高梦巢智慧岛、泉盛科创产业社区等“六大创新平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二是明确了三大主导产业。将县域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为“航空装备、高端轴承、休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紧盯导弹院、洛轴、青啤等行业龙头企业,打造600亿级产业集群,宜阳制造、宜阳创造在“北斗翱翔”“天问探火”“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等高精尖领域发光发热。推出洛水昌谷、灵山秀水、七彩花海、西游圣境、汉唐驿城“五大品牌”,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三是推动了开发区提质扩容。作为河南省首批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我们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累计入驻企业246家。尤其是我们深入推进“三化三制”改革,以原开发区范围为东园区,新增的柳泉“飞地园区”为西园区,总面积由19.3平方公里扩展至31.6平方公里,着力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四是落户了18个10亿元以上项目。始终以开放的眼光推动发展、拥抱未来,打造“总部在沿海、分部在宜阳”“研发在外地、生产在本地”等共建模式,投资60亿元的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投资42亿元的洛轴集团生产基地、投资30亿元的绿色铸造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九创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福通创新工场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宜阳,实现了扭住龙头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

  这十年,我们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内塑气质外树形象

  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高水平打造“一心两翼十镇百村”现代城镇体系,中心城区框架拉大至4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突破50%,14座洛河大桥飞架南北,“五大中心、三大场馆”等地标综合体拔地而起,百余个绿地游园“串珠成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照进现实。特别是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平台创新城市、青年友好城市、文明典范城市”等工作部署,突出交通连接,围绕构建“内联外畅”县域交通体系,通过省道、县乡公路提质以及前进立交桥建设,实现县域内部的交通连接;通过境内渑栾高速、新伊高速建设,实现与环都市区的交通连接;通过郑卢高速、洛宜快速、红旗大道东延等八条交通干线,更好地融入洛阳发展大局。突出生态对接,2.8万亩锦屏山生态园、1.16万亩香鹿山森林公园、1128公顷城市绿地风景如画,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5.2%、38.4%;65公里洛河溯源清流,推动“一河清水入黄河”。突出产业承接,围绕洛阳环都市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人才公寓、产业社区和“青年驿站”,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集聚,让宜阳“全面融洛”“借势起飞”。

  这十年,我们始终坚持三农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89个贫困村、86311名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使绝对贫困在宜阳大地成为历史。在此基础上,落实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在产业振兴方面,围绕花椒、花生、中药材、烟叶、迷迭香五大产业,打造5个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支柱性主导产业,形成了65万亩农业特色产业新格局。在人才振兴方面,建成乡贤返乡创业示范园和创业基地65个,落地项目136个,总投资8亿元,招引乡贤2738人,发展“雁归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在文化振兴方面,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家庭”3800余人次,推动353个行政村实现“一约五会”全覆盖,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生态振兴方面,完成改厕7.2万座,污水处理率、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0%以上,打造特色镇13个、市县两级“四美乡村”示范村82个。在组织振兴方面,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在洛阳市率先出台“村干部薪酬管理办法”,每年拿出2000万余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乡村两级干部直接联系农村群众,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张汉智说,新时代宜阳的每一步发展、每一项成就、每一次跨越,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于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续奋斗,在于宜阳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这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所在。

  张汉智最后说,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我们将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力争为洛阳市、河南省发展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