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兵支书的故事乡村振兴的“孺子牛”
谢立忠,现任凤埔乡东溪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1981年11月至1983年11月于某部队服役。作为土生土长的东溪村人,他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对于乡村有着割舍不断的羁绊;作为一名兵支书,他又带着一股军人的闯劲和部队的实干作风,“一肩挑”挑起东溪村乡村振兴的重任。
自担任村干部以来,谢立忠积极探索推行“一强三带”工作法,结合“三亮三晒一争创”和“7+X”规范化主题党日活动等,全面实施党员承诺制,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员参加政治生活仪式感和归属感。并依托“晨巡晚议”制度、连片互助专项攻坚行动等载体平台,带领党员干部走街串巷,每每遇到村民反映问题,都是认真对待,多方求证,不论亲疏,秉公处理,有谁家遇到了困难,总是冲在最前头,主动帮忙。村民们每每提起他,打心眼里对这个“后生仔”竖起大拇指。
东溪村系凤埔乡偏僻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农民组织化程度相对薄弱,以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闲置等问题,使东溪村农业产业停滞不前,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分析了村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后,2019年,谢立忠带领东溪村党支部在古田县率先试点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注册成立古田县北山十八石果蔬专业合作社,选择适合东溪村发展的槟榔芋、生姜、佛手瓜、芙蓉李等农业项目,将村内200余亩土地由村集体流转承包,实行“统—分—统”运营管理模式,吸收社员、贫困户、低保户等20多名村民就业。社员人均年收益预计能达1万元左右,有效促进村财和农民双增收。同时,他还牵头创办“农民田间学校”,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围绕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等主题,通过室内教学及田间地头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成员、村民等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增收致富的本领。
在疫情防控期间,谢立忠充分发扬“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子弟兵优良传统,视疫情如战情,与乡级协同排查登记外来返乡人员200余人次,落实风险区域返乡人员管控17人,开展了全员四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一房一档、一户一档信息登记的多轮实战考验,完成了东溪村274户、137栋房屋、926人次的信息登记造册,有效地维护了村庄秩序。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他更是积极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在村内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党群活动中心、村级文化俱乐部、农村幸福院、河堤修缮、自来水修缮工程、农村栈道等20多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他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最整洁村”“最脏乱村”评选工作为契机,带领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头,每人分段包片整治人居环境,先后多次在全乡人居环境大比拼活动中位列前三。
回顾多年来的农村工作,谢立忠始终身体力行,努力做到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村现状,扑下身子为农民群众服务。他常说“部队带给了我新的生命,东溪是我忘记不了的故乡,我从部队带来的,一定能让家乡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