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中国产业转移:现状、难点与蓝皮书建议
时间:2025-06-26 23:17 阅读:
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部需求增长趋缓,完善“内循环”成发展强大动力。近日,相关机构联合发布,称推动产业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是优化布局、促区域协调,保产业链稳定、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中西部和东北承接能力。2022年,十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促进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制造业格局。 蓝皮书从驱动力角度,将产业国内梯度转移模式概括为五种,包括成本驱动型等。成本驱动型是典型模式,东部成本增加,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如河南等承接纺织产业,珠三角电子产业链向中部转移。 近年来,中部特色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重庆、四川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结构优化。产业链核心迁移伴随整体转移,如成都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企业迁入,实现产业崛起。 产业集群为产业转移提供支撑,2022年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东部居多。至2024年底新增35个集群,中西部和东北增速明显,产业转移加速推进。 “飞地合作”驱动型产业转移,提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双向合作,“反向飞地”模式兴起,如衢州海创园。不过,推动产业国内梯度有序转移仍面临支撑不足、行政壁垒、外部挤压等阻碍。 蓝皮书建议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机制,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机制。创新机制包括支持东部企业托管中西部项目,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增强合作,引导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