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宿豫区六大举措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建立与宿豫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能够普遍享有未病防治资源,充分享受美好生活。宿豫区锐意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出台六项措施,打造县区中医药发展样板。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重点实施“1+10+100工程”:“1”既做大做强1个龙头,加强中医院集成设施和服务内涵建设、专科建设,扩大组团帮扶政策效应,构建联合帮扶长效机制,形成宿迁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龙头;“10”既建成10个五级中医馆,并强化中医馆内函建设;“100”既建成100个标准中医阁,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适宜技术推广考核奖惩机制,中医院每年向基层推广不少于10个,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至少指定1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负责本机构内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确保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均能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坚持“未病先防、疾病防变、疾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将更多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老年病、慢性病为重点,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在医养结合、社区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中融入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结合;依托中医院建设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逐步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分级分层的中医应急及疫病防治体系。
加强中医药规范管理。强化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完善相关制度;中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医诊疗相关规定,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规范中药饮片采购、验收、储存等各环节流程,保证中药饮片质量。
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注重基层中医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基层西医人员中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到2025年,城乡每万名居民配置0.6—0.8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5%以上;引进B类中医团队1个,C类中医专家团队2个;农村中医药类订单定向培养不少于10人;引进博士5名、硕士25名;100%乡村医生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院每年组织中医学术讲座、继续教育活动不少于12期。
探索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和种质库;引导企业、中药医疗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投资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生产基地;规范中药资源评估程序,推广中药资源评估方法和技术,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创新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推进各中医学术流派在宿迁的传承传播,鼓励支持本地中医人才积极加入各中医学术流派研究院深造学习。鼓励各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开展传习受徒活动。设立宿迁市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加强本地中医人才学术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