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牢记嘱托 真旺五年”——做精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全域打造宜居宜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五年来,贾汪区聚焦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乡村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产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面貌更加宜人,发展活力更加强劲,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天气逐渐转冷,但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草莓交易市场一派火热的销售景象,新鲜上市的草莓供不应求。家住郑庄村的草莓种植户郑尊银,今年种植了8亩草莓,草莓上市后,每天两三点入棚采摘,然后送到交易市场出售,新采摘的100多公斤草莓,售价每公斤20元左右。
一枚小草莓,撬动了育种、销售、采摘、乡村旅游等全产业链,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像郑尊银这样通过“甜蜜产业”铺就致富路、实现小康梦的草莓种植户近2000户。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贾汪区明确乡村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都市城郊型农业为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发展布局,依托“3+N”园区建设,积极构建“244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链。2017—2021年,贾汪区农业总产值由47.92亿元增长到54.42亿元,先后被认定为江苏首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首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
农村人居环境事关人民福祉,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贾汪区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逐步实现由户户美、村村美到田园美、生态美转变。近日,截至目前,贾汪区114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高质量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建成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完成400公里户户通建设任务,实现社会化保洁、水冲式公厕自然村全覆盖。贾汪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被评为江苏省第一等次,并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地区表彰激励。
农业产业要发展,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增强市场活力。日前,汴塘孟省村煎饼坊正式对外开放,这里集煎饼制作、品尝、销售于一体,在夯实原有线下销售渠道的基础上,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汴塘煎饼卖到了全国各地。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近年来,贾汪区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贡献才智、建功立业,先后涌现出全国乡村技艺大师袁起、全国抗疫先进农民张震等农村创业创新典型,被认定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同时,顺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三资”监管,深化“三乡工程”,实施科技兴农、金融助农、政策惠农、执法护农,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在徐州市前三,村年均经营性收入稳定在30万元以上。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五年来,贾汪区现代农业步履铿锵,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如今的贾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板蓝图,正在广袤的沃野乡间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