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多项历史新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磁场效应发力,上海打算这样建“
等400余家海内外知名企业线上线下参展,优秀初创企业超50家,首发首展新品达30余款,还有20余款机器人在现场亮相。“多媒体实验室XMusic”、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Bedrock”;涉及芯片或处理器领域的拟未“Graphcore C600 IPU处理器PCIe卡”、燧原科技“云燧智算集群”;涉及具体解决方案的蚂蚁集团“蚁鉴AI安全检测平台2.0”、晶泰科技“AI药物研发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西井科技“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飞星火、百度文心、复旦MOSS等通用大模型,星环科技、高通、澜舟科技、达观数据等企业也将携大模型应用产品亮相。飞星火、百度文心、复旦MOSS等通用大模型,星环科技、高通、澜舟科技、达观数据等企业也将携大模型应用产品亮相。
据吴金城在闭幕式上介绍,此次大会,还成立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发起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启动大模型语料数据生态创新合作伙伴。此外,大会还组织百余个采购参观团,征集80余项人工智能行业需求,打造20余场采购商配对会,发布百亿采购需求,涉及大模型、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等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闭幕式上,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介绍了上海即将出台的大模型创新发展政策要点,将围绕“创新能力、创新要素、创新应用、创新环境”4大方向,重点打造“3项计划+5大平台”。
关于破解发展瓶颈的三项计划方面,张英介绍,一是大模型创新和扶持计划,重点支持本市创新主体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实施专项奖励,鼓励形成数据飞轮加速模型迭代;二是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强化大模型智能算力建设力度,建立绿色通道,保障能耗指标、实施AI算力券,加快建设极速智能算力承载网;三是示范应用推进计划,加强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科学智能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和标杆场景打造。
关于打造基础支撑的5大平台,张英介绍,一是支持建设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创新主体依托中心开展测试评估工作,加速模型迭代和合规应用;二是支持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组建,鼓励多元主体加入联盟,深化共建共享机制,强化高质量语料数据的资源供给;三是打造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形成规模化智能算力调度和供给能力,服务创新型企业的算力需求;四是建设软硬件适配的测评中心,降低智能芯片的适配成本;五是支持大模型开源社区和协作平台建设,打造开放生态和开源模型。
“下一步,我们将携手海内外各类英才,全力推进卓越引领‘模都’上海建设。”张英表示,厚植最适宜的政策土壤,鼓励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建立生态集聚区,打造大模型企业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鼓励在沪开展大模型的研发和产业化,对重点项目及人才团队给予优先的政策支持;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对新增的大模型、高水平的算力、智能算力建设和使用,给予分级分类的支持,进一步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的规模,引导和撬动市场资本;提供最贴心的店小二的服务,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和专员服务机制,加强合规指导。
吴金城表示,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面向未来,大会将持续做优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等功能,联动各方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盛会。上海将充分发挥大会的磁场效应,以更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做好算法创新,算力建设、数据汇集的大,努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