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运势 >

    考古发现各类海鲜与熊曾是汉代家常饭

    时间:2018-12-22 13:44:16 阅读:

      2000多年前,生活在大西北的西汉,其饮食中竟然有“海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在对汉阳陵的坑进行研究时,惊奇地发现了文蛤、扁玉螺、珠带拟蟹守螺等海洋动物,而出土这些“海鲜”的坑经是属于掌管膳食的太官。

      古人讲究“视如生”,因此总是希望能把生前享受到的生活也带到地下去。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肉制品”绝大部分出自贵族墓地的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实从春秋时期起,贵族就被称为“肉食者”,《左传·庄公十年》中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句子,吃肉的人指的就是有权位的人。

      古时,吃肉是普通老百姓的奢求,而今天,我们享有着各种肉食美味已是平常事!考古发现以其独有的魅力,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千年前的生活画卷……

      汉阳陵位于咸阳,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的合葬陵园。1998年以来,考古人员对帝陵东侧的部分坑进行了发掘,在3个坑内发现了大量粮食遗迹、动物骨骼等,出土的封泥证明其与主管膳食的官员——太官有关。

      “没想到在汉代的坑中,竟然有来自海洋的动物。”知名动物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说,他们在一个坑内发现了43件动物标本,分属于29个动物个体,总共18种动物,有兔、猫、狐、豹、羊、黄牛、青蛙、丽蚌、贾氏丽蚌、小鹿和麋鹿等在内陆可以看见的动物。令人吃惊的是,坑内还发现了4种海洋动物,分别是文蛤、扁玉螺、珠带拟蟹守螺和白带笋螺。胡松梅推测,这些海洋动物可能来自东海,文蛤的肉非常鲜美,白带笋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对于研究内陆地区的海产品贸易或使用情况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专家分析,在古代,丧葬传统大多是“事如事生”,也就是主人生前喜欢什么,后也会什么。此次在汉阳陵这个坑中发现的43件动物标本,根据封泥等证明这些动物应该是里平时食用的,由此可以推测,西汉可能会经常吃来自东海的海味。

      西安属于内陆地区,海洋动物怎么来的呢?胡松梅说,关于这一点目前还无法确认,推测可能是当时沿海郡国给皇室的海产品。也有专家认为,可能当时商品贸易已经比较发达,海洋动物是作为贸易交换的。

      坑中除出土了4种海洋动物和后期侵入的褐家鼠之外,研究发现还有兔、猫、狐、豹、羊、黄牛、青蛙、丽蚌、贾氏丽蚌、小鹿和麋鹿。可见日常膳食既有海洋产品、淡水产品,也有多种野生和家养的陆生哺乳动物。专家注意到,这些出土动物中除蛤、螺等海鲜不会产自本地外,大多数的动物都是当时渭河流域的本地动物,尤其是淡水习性的丽蚌,因为对水质的要求十分高,丽蚌如今在渭河流域绝迹,这进一步证明了两千多年前的西安的确是水草丰美之地,也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汉阳陵处在“泾渭分明”的风水宝地的选址要求。

      发现的动物中还有猫、狐和豹,难道还吃这些动物?专家解释说,秦始皇时期就有的上林苑在汉代得到更大发展,成为王公大臣尤其是的狩猎之地。狐、豹应该是打猎所得,猫很可能是皇室厨房中防家鼠之用。

      专家的这些发现虽然仅向后人展示了当时的部分日常食物,但也反映出了膳食结构的多样性和搭配的合。这一发现首次在实物上丰富了人们对于两千多年前汉代皇室膳食的认知。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狩猎?什么动物成了盘中美味?在位于呼拉(音译)盆地南部的约旦河边,新近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罕见的考古发现回答了这个问题。

      考古学家在这处距离现在近780000年的遗址上,发掘出了史前大象的头骨。从外表和尺寸上看,这头大象类似现在的非洲象。是中东地区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最完整的大象头骨。在头骨附近,挖掘出了狩猎和屠宰用的各种工具,还有黑陶器等制品。在头骨上有打击痕迹,说明了猎人曾试图敲开这个头骨。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狩猎活动。

      在该处遗址和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上,还有许多未发掘的大象遗骨。说明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大象曾经是很常见的动物。大象肉曾是史前社会在那一时期的主要食物。

      大象的狩猎者是第一批离开非洲的人类的祖先。他们先到达了中东,然后又迁往亚洲和欧洲。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的猿人已经明显地具有了人类的特征。在他们的居住地保存有食物遗迹,包括大象、犀牛、马、鹿和其它动物的骨头,大量的野生蔬菜。还有各种石头工具,黑陶斧子等。这是欧洲旧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典型特征。

      约旦河边的古人吃的是大象肉,而生活在我国三峡地区的古人吃的又会是什么?随着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考古学家们对生活在峡江地区的古人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目前,这一难题有了答案。

      大熊是什么味?你肯定不敢冒着蹲的去尝一尝。可古人知道“国宝”的滋味。著名古人类学专家黄万波发现,在史前时期,大熊猫竟被三峡古人类当做主要食物。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在天坑地缝周边地区的洞中发现了8处古生物化石点和大熊猫、硕箭猪、双角犀、剑齿象、巨羊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同时,还发现许多旧石器和3枚古人牙化石。经研究,黄万波认为距今数十万年的“奉节人”就住在这些山洞里,而大熊猫等动物的遗骨都是他们狩猎所得猎物吃剩下的部分。

      古人讲究“视如生”,因此总是希望能把生前享受到的生活也带到地下去。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肉制品”绝大部分出自贵族墓地的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

      “人从来没有天生吃素或者吃肉一说,人喜欢吃什么,有时更多是受因素影响的。”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研究员曾经对中外饮食做过大量的研究,他研究认为,其实很大程度,人是喜欢吃肉的,人虽然是杂食动物,但主要是由于受经济结构的影响。饮食的原料结构的不同直接源于农业结构。

      在,农业结构一直是一种农牧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食物既来自种植,也来自养殖,因此欧洲人的饮食中除了谷物蔬菜以外,肉奶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则自春秋战国以后,农业结构成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的经济结构,人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食物中谷物占主要成分,很少的情况下才能吃到肉。东周时期,只有七十岁的老人才能吃上肉,此外官高禄厚的人才能吃到肉,被人们冠以“肉食者”。普通百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吃到肉的,一般收成较好,在有限的节日里也许能破例吃到肉。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

      历史上,人饮食中肉的比重要大于中国人饮食中肉的比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越来越明显。到明清时期,当中国人纷纷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红薯、土豆以解决粮食紧缺时,人饮食中肉食的比重已经大大超过谷物类,谷物则主要用来饲喂家畜,以成肉奶蛋等高质量的食物。

      从今天中、美饮食中谷物和肉奶蛋的分量,就可清楚知道这一点。今天中国的年人均粮食消费量是400公斤,而美国人均消费1000公斤以上,中国人均消费粮食主要仍由谷物来体现,而美国的人均消费粮食是由肉奶蛋来体现,直接食用谷物的量很少。

      徐旺生认为,过去中国古人少吃肉,当然不是不喜欢吃肉,而是这么多人在一起根本吃不起。曾经有人计算过,一亩地,如果种草,大概能养13头羊,而如果种粮食,可以收获600斤,600斤粮食,至少可以让人吃200天,这显然是羊肉无法比拟的。

      古人一般平民极少吃肉,贵族才经常会吃,所以又称“肉食者”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古人吃肉的方法也有很多。

      吃肉的第一种方法是炙,也就是烤肉。炙字下边是火,炙之肉有干的肉脯,也有才的鲜肉,还有整头的牛、羊、猪、狗。对整头者边炙边吃,外层熟了,用刀割下吃了又炙。其中哪一块半生半熟也顾不得了。第二种方法是脍,也就是把肉尽量切细,或炙或生吃。肉切得细,就可以入味,脍比简单的炙要好吃。

      烹是吃肉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煮。在鼎或镬里加水,将肉放在里面煮。肉可以大块煮,也可以切成小块煮。肉煮好了后淋上一些作料再吃,简单者则撒上盐就吃了。吃肉的第四种方法是醢,也就做成肉酱再吃。制醢的过程一般是先把肉制成干肉,然后切碎,再用酒曲和盐搅拌,密封在坛子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吃。吃肉的第五种方法是羹。古代的羹就是用肉调和成一种肉汤。羹一般是用来热喝,也可以用来浇饭。(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