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9个交易日跌近150元吨 玉米价格缘何突然崩塌?风险来了?

时间:2022-06-05 03:40 阅读:

  近日,无论是大宗饲料原料玉米,还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原料豆粕与菜粕,三者的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国内玉米期货合约2209自5月23日的最高价3008元/吨跌至6月2日的2864元/吨,9个交易日下滑了144元/吨。

  在市场没有出现任何重大利空因素的情况下,玉米等大宗农产品期现货价格的上行趋势为何“戛然而止”?在“接新”前,玉米期现货价格又将何去何从?

  河南省汤阴县玉米贸易商小崔的日子近期过的“雾腾腾”的,满脑子如何销售玉米的压力让他苦不堪言。一方面,春节前就囤积起来的5000吨东北玉米落价了,再不及时出手就有可能亏大钱。另一方面,距离收购入库结束时间不足两个月的2000吨河南产玉米眼瞅着也要赔钱,市场价格估计很快就会跌破2840元/吨的收购成本。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及时把仓容腾出来,已经来到的新麦收购季就要错过了。

  “我内心也是忐忑不安。虽然家里的仓库库容大,不耽误新麦收购,但我怕玉米价格落下来。”河北省藁城市玉米贸易商王晓伟遇到了与小崔一样的问题。

  期货日报

  不过,东北玉米贸易商却是“偷偷地笑了”。

  “一万三千吨玉米已经销售的只剩个零点了,下一步要制定好糯稻的销售计划。”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粮食贸易商赵言松告诉

  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一名玉米收购商告诉

  “为什么现在东北产区与内地销区的玉米市场价差很小,国内南北港口玉米价差也让贸易商没有太大的利润可寻。”湖北省荆州市玉米贸易商老章告诉

  新麦替代玉米只是数量大小的问题

  据农业、农机部门统计,截至6月2日,我国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两成半,日机收面积达1500多万亩。其中,四川麦收基本结束,湖北麦收扫尾,安徽麦收过四成,河南过三成半,江苏过一成半,陕西近一成,山东大面积开镰。

  去年秋冬季,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小麦晚播,后期部分产区还出现了干旱天气等,但仍实现了高产,如山东省创建了44个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预计6003万亩小麦总产比上年持平略增。

  从各产区已上市的新麦价格来看,小商贩收购水分高低不等的小麦价格在1.40—1.47元/斤,自湖北、河南南部至河北、山东的制粉企业进厂价在1.48—1.65元/斤。与当前各地玉米价格相比较,新麦替代玉米仍具有一定优势,更重要的是新麦质量特别好,往年很困扰饲料加工与养殖企业的新麦黄曲霉素、呕吐毒素等超标问题今年根本不存在。

  据了解,去年有3000万吨以上的小麦替代了玉米,一方面,让新年度玉米市场有了大量的期初库存,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市场长期看涨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如果今年仍有大量的小麦替代玉米,那么玉米供需平衡表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告诉

  从国际市场来看,对全球玉米价格影响较大的美国玉米得到了快速补种,乌克兰玉米产量预期也在好转。而在去年,美国、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的第一与第二大

  另据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在新麦高开低走态势表现得不再明显以后,玉米价格将止跌企稳,但5月合约高达上百万吨的期货交割量则表明市场并不缺货。因此,玉米期现货价格再上2900—2950元/吨的动力不足,一旦再上行至这个价区,估计仍会有库存玉米进行抛售。此外,市场应关注国际粮油市场的变化情况,毕竟当前我国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较大,国际市场粮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综合分析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可以发现,市场既没有大利空也没有大利多因素存在,即使在当前疫情防控全面取得较好的情况下,下游需求也没有太大的亮点,预计短期内2850元/吨或将成为玉米价格的运行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