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手握网红产品“OK镜+阿托品”欧普康视近视生意到底OK不?
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近视防控两大热点集于一身的似将坐稳近视市场“大哥”之位。
但
近日,欧普康视方面再度表示,公司的阿托品销售事宜一直在正常推进,并强调互联网医院销售阿托品滴眼液也要“凭处方、遵医嘱”。
在股价逐步恢复之时,欧普康视的核心业务OK镜销售含隐忧。按照现行规定,OK镜的验配需要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或持有相应等级医疗机构处方。《每日经济新闻》
欲阿托品滴眼液“神线日,一则公告点燃了欧普康视投资者的热情。
兴齐眼药业绩6月1日宣布取得阿托品的院内制剂资质后,12个交易日内,欧普康视从6月1日收盘价45.8元/股上涨至6月17日收盘价55.28元/股,涨幅超两成。
千家终端、百家子公司冲业绩
积极布局阿托品滴眼液,是欧普康视在核心业务OK镜之外寻找的新增长点。
随着竞争加剧,近年来,欧普康视OK镜收入增速逐渐放缓。2018年至2021年,欧普康视角膜塑形镜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27%、40.97%、19.46%和28.35%,2020年和2021年增速明显放缓。但在主营业务收入放缓的背景下,公司总营收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18年到2021年,公司总营收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7.10%、41.12%、34.59%和48.74%。
2021年,欧普康视新增的合作终端有300多家。截至2021年末,欧普康视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终端总数超过1400家,其中参股和控股的终端超过350家。仍以2021年为例,欧普康视合并报表的营收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4亿元,母公司的营收增长了1.76亿元。这就是说,欧普康视有超2亿元的增长是由合并报表内的子公司贡献。
有着紧密关联。在爱尔眼科官网中,北京远程视觉眼科已经挂上了爱尔眼科兴业证券
研报,截至研报发布时ALPHA在国内各大城市共1146家专业眼科机构可以验配。而在爱博医疗
的高速增长中,爱尔眼科也贡献不小。在爱尔眼科的公开新闻中,多次可见宣传爱博医疗旗下“普诺瞳”品牌OK镜,此前流出的一份交流纪要显示,爱博医疗互联网医院“卖”阿托品成套路
6月30日,
但在交流中,欧普康视工作人员极力回避互联网医院开具阿托品滴眼液的“销售属性”。“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得阿托品,并不是医院利用互联网渠道将作为院内制剂的阿托品滴眼液卖到了院外。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是医生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在线诊断,在‘遵医嘱、凭处方’的前提下,将阿托品滴眼液给到需要使用的患者”。
该人士认为,通过互联网医院销售院内制剂,不等于将院内制剂卖到了院外,而是将药品给到了到本院互联网医院场景就诊的患者。针对6月24日的股价波动风波,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此前发布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提出“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这一规定并非旨在限制互联网医院,而是规范一些没有开具和审核处方职能、没有真实诊疗行为就销售药物的第三方平台。
、山东省眼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共13家企业或医疗机构也拥有阿托品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此外,欧普康视并非阿托品滴眼液研发的“正规军”。公司在年报中表示,将先以下属医院取得院内制剂,再同步按照药品注册要求开展研发工作。而目前,除兴齐眼药外,欧康维视、兆科眼科的阿托品滴眼液也处于临床III期。同时,极目生物、莱美药业
也都在这一领域展开布局。这意味着,欧普康视在速度上已远远落后于同行企业。另据现行药品法的规定,如果院内制剂适应症与上市产品适应症一致,在国药准字产品获批上市后,院内制剂将不能再销售。这也意味着,一旦阿托品滴眼液正式获批,阿托品滴眼液院内制剂也只是“暂时的红利”。
OK镜验配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自建和收购渠道,是欧普康视独辟的一条蹊径,但超千家的终端暗含管理风险。
6月30日,
经营许可证,“但不是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我们不是医院”。而另一家欧普康视年报列的子公司则在电话中表示,旗下的诊所和医疗机构都具有二级以上资质,并称如果不具备资质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终端门店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违规之处?对此,前述欧普康视工作人员首先坦言,二级及以上医疗资质一般只有医院才具有。该人士强调,“不能说欧普康视旗下的门诊、视光中心等都可以提供OK镜验配服务,准确地说我们提供的是角膜塑形镜的定制销售服务。按照2000年前后的卫生部通知,以及2017年药监局回复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封函件,提出‘具有二级及以上医疗资质处方,可以到拥有角膜塑形镜销售资质的网点获得产品和服务。但视光中心是不能进行验配的’”。
OK镜又称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属于角膜接触镜。佩戴OK镜是一种非手术矫正治疗近视的方法,通过重塑角膜表面形态,降低角膜光学区的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低中度近视和圆锥角膜的效果。由于角膜具有记忆性,摘掉镜片后角膜形状还是会复原,其角膜塑形的效果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