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浑水做空a股(浑水借股票)
浑水公司做空公司有什么好处
浑水公司做空上市公司当然是为了获利,他们通常是选好目标公司,然后借入股票做空,再在市场上发布目标公司的利空消息,促使股价暴跌,这样他们平仓就可以获得暴利。这是浑水公司的惯常做法。
机构怎样做空或打压股价
做空是做多的反义词。所谓做多,就是我们觉得某个股票好,于是买进等它涨,赚这个涨幅;而做空刚好相反,就是觉得一家公司不太行,所以就卖出,然后赚它的跌幅。
听起来是不是晕了,让小巴举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首先,像浑水这样的做空机构觉得A公司有问题,但是它手头又没有A公司的股票。
于是,浑水先向市场上有A公司股票的机构借来股票卖出(当然,需要付出一定的利息别人才肯借),这个操作手法在A股也有,就叫融券卖出。
当然,浑水也不是暗搓搓卖了就完了,它还要昭告天下。
于是,它对外发布了研究结果——做空A公司的理由。比如用证据指出A公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云云。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寻找认同感”。一旦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认可报告的观点,那么也会跟着做空A公司,A公司的股价就会下跌,那么浑水能够赚到的跌幅就更大。
当A公司的股价跌到他们认为的合理位置后,浑水再在低位买回A公司的股票还给刚才出借给自己A公司股票的机构。
这个借股票来卖+发报告的过程,就是个完整的做空过程。
当然,不是所有做空都会对外发布报告,也不一定是以“借股票来卖”的形式赚钱,还可以通过买入看跌期权的形式来实现,篇幅有限,大家可以自行去研究。
话说回来,对于浑水的这次做空,市场并不买账。截至7月18日收盘,安踏体育报收54.25港元,较浑水发布首份做空报告前,安踏的股价跌幅并不大。
也就是说,浑水这次基本上是铩羽而归了。
这也是浑水少有的失手,此前它共做空过14家中国公司,而现在看来,其中大部分都退市了,其余的,诸如新东方和好未来后来的股价涨幅较好,而分众传媒私有化后转而在国内上市,表现也不错。
做空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对于做空机构来说,卖掉不属于它的东西,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华尔街早期有句歌词是这样说的:“卖掉没有的,就必须买回来,否则就要蹲监狱。”
理论上,股价是可能无限上涨的,但跌幅却最多只有100%。对做空机构来说,盈利有限,亏损却没有上限,因此做空机构往往不会打无准备之战。
那么,像浑水这样的做空机构是如何挑选做空目标的?小巴总结了一下,有4点:
1. 首先,公司被做空是因为它能被做空。
浑水做空的目标公司集中在美股和港股这样法律允许做空的市场,同时这两个市场都没有涨跌幅限制,做空者可以一击必杀;A股每天有10%的跌幅限制,时间长了就可能出现变故。
另外,A股虽然可以通过融券(向券商借入股票卖出)来做空,但满足融券条件的股票很少,总的来说市场环境并不支持做空。
2.目标公司的财务指标比起同行来过于优秀,显得不真实。
浑水这次做空安踏的本质,就是质疑安踏利润率过高。2018年,安踏的利润率为17%,而它卖运动鞋的同行利润率并没有这么高,李宁、特步、361°的利润率只有10%左右。
3. 股价之前的涨幅很大,因此有下跌空间。
在2018年苹果的秋季发布会前,出于对新iPhone和新款Apple Watch的乐观预期,苹果的市值超过了1万亿美元。
但也有投资者不看好苹果的新产品,所以苹果成了当时美股市场上被做空最多的股票,被做空的金额高达98亿美元。
数据
4.公司披露不透明,投资者容易受风吹草动的影响,更有利于“做空”。
当做空报告出来的时候,其他投资者难以判断做空报告的真实性,选择卖出避免亏损扩大。
美国做空机构浑水、香橼手段运作
你问的问题很有深度,对于熟悉A股市场的人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困惑,但对于美股市场,做空的简易程度就和买多是一样的。比较类似于国内股指期货的做空,在做空之前先找券商融券,而后在二级市场卖出,待到目标价位,买回股票还给券商。当然对于浑水这样的机构做空者,一般不会找券商来融券,因为券商未必能够提供巨量融券。它往往找到的是一些目标股持股数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或者其他持股组织来融券。这个融券也不是白融的,融券费用远比普通交易者的融券做空成本高,说的通俗点就是比高利贷还黑,如果在约定期限内浑水发布的针对目标股的负面报告未能使其股价大跌,光按日产生的融券费用,浑水都吃不消。
再来说一说,为什么那些私募基金或者持股组织不选择卖出股票给浑水,这是因为国外的私募基金不是A股的基金公司,他们的SEC对老鼠仓查的非常严格,对持股数额超过一定比例的公司卖出股票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和监控,一旦出现违规交易处罚的力度非常大,上亿美元的罚单比比皆是,因此持股数较大的公司减持股票都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不是你想一下子卖完就卖完的(大额的交易除了要提前报批sec之外还必须走场外交易,严禁从场内砸盘)。但SEC对于私募基金等公司参与融券就监管的比较宽松,因为客观上融券只是一种借出行为,股票所有权实际并未发生变化
浑水公司的如何获利
“不透明也可以产生赚钱的机会。”美国第三方研究机构浑水研究的上如是说。当中国赴美上市企业造假在国内被炒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包括揭发者浑水公司在内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浑水公司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35岁。2005年,布洛克在法学专业毕业之后,便来到了中国。浑水公司的介绍称,布洛克是一个熟悉法律的企业家,而浑水的研究团队则是那些熟悉中国商业规则的人。
2010年7月的时候,布洛克创建了一项在线服务Muddy Waters Research(浑水研究)。2010年就是因为浑水公司对绿诺科技的揭露,促使了绿诺科技在美退市。
浑水对于绿诺科技的关注是从2010年9月份开始的。因为当时浑水公司看到了《巴伦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绿诺“已经换了三个审计师,四个首席财务官,并两次调整以往的财务报表数字”。
2010年11月10日,浑水发布了一份长达30页的研究报告,质疑绿诺科技伪造客户关系、夸大收入以及管理层挪用上市融到的资金等。绿诺科技的股价很快大幅下跌,随后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对绿诺科技发起了集体诉讼。
该律师事务所称绿诺科技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2009年年报与公司向中国审计机构递交营收存在严重不符。最后,在绿诺科技承认两份客户合同造假的前提下,纳斯达克向其发出了退市通知。
本报了解到,在美国,像浑水这样的第三方研究机构有很多。“他们中的一些可能靠研究报告盈利。而有很多会和律师事务所、投资人达成合作,这种合作不一定签协议。”一位熟悉美国资本市场的人士表示。
“但会结成一个同盟。各种基金和投资者事先卖空该股,然后第三方出具不好的报告,之后是律师们的集体诉讼。”该人士介绍说。
“这些律师们诉讼开始是没有律师费的,如果投资者获得赔偿之后,他们便得到了相应的费用。”财富指数资本集团总裁黄山说。
布洛克则向《巴伦周刊》表示,在公布报告之前,他会做空这些公司的股票。
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游戏。
扩展资料
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结合是了解一个公司真实面貌必做的功课。在选定攻击对象后,浑水必对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开资料做详细研读。这些资料包括招股说明书、年报、临时公告、官方、媒体报道等,时间跨度常常很大。
比如在调查分众传媒时,浑水查阅了2005-2011年这六年时间的并购重组事件,从中摘录了重要信息,包括并购时间、对象、金额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做了顺藤摸瓜式的延伸,进一步查阅了并购对象的、业务结构等。
理论上讲,“信息元”都不会孤立存在,必然和别的节点有关联。对于造假的企业来说,要编制一个天衣无缝的谎言,需要将与之有关联的所有“信息元”全部疏通,对好“口供”,但这么做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造假的企业只会掩盖最明显的漏洞,心怀侥幸心理,无暇顾及其他漏洞。
而延伸信息的搜索范围,就可以找到逻辑上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为下一阶段的调研打下基础。比如浑水根据公开信息,层层挖掘出了分众传媒收购案中涉及的众多高层的关系图,为揭开分众传媒收购案例内幕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