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轻松保、慧择顶风踩红线元"等仍存在
“父亲本以为填了信息就能领到手机,不料却买了保险。”日前,来自吉林的张华(化名)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称,今年4月,其父亲在抖音上看到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下称水滴保)推出的免费领取华为手机的活动。
针对于此,水滴保方面对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表示,该活动是向用户免费赠送保险产品,用户领取赠险后会产生一张正式的保单。如果保单尾号是86868,可额外获得一部华为手机。活动具体规则在广告相关页面中有明确说明。领取赠险并不会产生扣费,只有用户领取赠险之后,购买了其他保险产品,才会产生费用。
该投诉人误以为,这(填写个人信息)是使用共享充电宝必要的操作,便填写了信息。可时隔一月其微信上出现一则56.2元扣款信息,对应项目显示为“轻松e保—微信支付代扣”(广东轻松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下称轻松保)。
且据前述报道,北京银保监局本次重拳整饬互联网保险,所涉违规广告不限于“首月1元”、“1元升级”“免费赠险”“实物抽奖”“限时停售”等内容,还包括广告标识不清晰、关闭按钮不显著、整屏诱导点击等问题广告。
其中,2019年4月至10月,轻松保在微信平台公众号“轻松保官方”销售众慧财产相互保险社“年轻保·600万医疗保障”产品时,销售页面显示“首月0.1元”“首月3元”“会员日补贴”等内容,实际是将全年应交保费扣除首月0.1元或3元保费后,将剩余保费均摊至后11个月,消费者并未得到保费优惠。
无独有偶,去年8月,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下称微保)手机网页“微医保住院医疗”投保页面以“领取”代替“投保”,以“仅剩XX份”进行营销,且未引导客户如实健康告知。
对于此,水滴保方面表示,“首月1元”是为了减轻用户支付压力,其在小程序产品列表、产品展示页、投保详情页等均标注了,次月起最低价格和根据用户年龄测算的价格,确保用户在投保时清楚了解保费的金额。
不光如此,前述水滴保、轻松保两款百万医疗险分别号称“最高能报销600万医疗费用的保险”“最高700万医疗费用报销”。且轻松保该产品页面显示,“最高”字体颜色偏浅,字号相较于旁侧的“700万”明显小了很多。
对于“最高”的理解,水滴保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根据保险条款的约定,保险责任范围内一般医疗保险金、重疾医疗保险金、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一次性给付身故保险金、重大疾病保险金等费用累计最高可达600万元。
于医疗险而言,投保人理赔方式属于实报实销型,即在医院诊治中所有花费去掉医保报销费用以及一般医疗1万免费额后,其余部分将按照保险合同的理赔的范畴进行赔付。
且轻松保相关工作人员在抖音直播间中介绍前述700万医疗险时提到,有些条件(如患大病)是不能够续保。而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所谓“最高700万元医疗费用报销”,被保险人实际申请理赔时能够获得多少赔偿呢?
但水滴保的这款医疗险并非如此,具体介绍页面中,“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也可投保”下方有个补充提示——“只要理赔的疾病与过往既往疾病不相关,带病体也可投保”。不过,这个提示并未作特别标记,相反却在弱化处理。
事实上,早在2019年年底,央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其中提到金融营销宣传应当通过足以引起金融消费者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颜色等特别标识对限制金融消费者权利和加重金融消费者义务的事项进行说明。
水滴保方面就此情况表示,相关条款按照规定均在投保须知内进行展示,用户点击投保按钮之后,会强制用户阅读“投保须知”及“责任免除”条款,以加深用户认知。水滴保的产品展示页面和销售流程是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公司有合规和内审、质检部门都会定期对产品页面进行核查。
不过,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在对该产品进行实测时,水滴保方面默认勾选了“我已阅读并同意《保险条款》《投保须知》《责任免除》……”。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点击“同意并继续”后随即进入支付页面。
而水滴保方面提到,如用户未勾选相关文件,在点击支付按钮时会主动跳出提醒通知,并标红需要确认的相关内容。在勾选相关文件后,其会继续强制用户阅读“责任免除”及“投保须知”条款内容,并需要用户手动确认。
此外,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在投保轻松保前述700万医疗险时,进入到支付页面,“套餐内容”中提到,“每隔1个自然月自动扣款完成续费,如果取消合约将实时生效。”换言之,轻松保强制获得投保人代扣授权,而并未给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机会。
在杨泽云看来,基于前述,这导致保险营销人员需要主动销售,无论是靠其保险专业知识,还是靠亲情甚是“忽悠”。而互联网保险除了少数典型场景产品(如退货运费险)外,绝大多数仍需要经营者通过各种方式引流,甚至“引诱”消费者才能最终达成保险交易。
他表示,零首付、首月仅1元等“忽悠式”的引流宣传方式因此产生。且这类保险产品确实让消费者搭上保险这趟“列车”,但同时产生很多误解,特别是让一些消费能力不足或保险意识不足的消费者提前消费,当其没有发生保险事故而又要继续缴纳保费(高出自己误认为的低保费很多的保费)时,就会认为自己被忽悠,甚至是被骗了。
在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看来,首月1元保险实际上是首月只收取1元保费,将全年其余应交保费均摊至后11个月,看似减轻了消费者的心理负担,实际上消费者并未得到保费优惠。而免费赠送保险实为连环套路,在层层嵌套营销中,投保流程存在诸多不合规现象。
“‘零首付’‘首月仅1元’是平台利用特别事件抓住大众的特殊心理,并炒作借此吸引粉丝流量,进而获利。”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指出,这种营销出现这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行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明确从业者责任义务,执法逐渐趋严,违法成本变高,乱象也将大大减少。
对于银保监会下发的《通知》,看懂研究院研究员张雪峰认为,这意味着互联网保险行业迎来强监管模式,有利于净化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不良风气,整治各种乱象。从轻松保,水滴保等存在着一些销售误导现象来看,《通知》将进一步规范整个互联网保险经纪领域。
此外,数据要素流通应用行业专家李可顺接受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采访时表示,《通知》下发后,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需要更具有群体针对性,不仅要考虑保障范围,还要考虑到用户的支付能力,用合适产品进行获客才是硬道理。而保险经纪公司需要改变互联网营销策略,以更合规,精细化且更人性化的服务代替诱导行为。
- 上一篇:754685晨丰转债申购信息 打新收益预测
- 下一篇:图表分析真的准确吗?